如果我们不是独居,只要在我们群处的时候肯定就会有“礼尚往来”这四个字。在我们生活中礼尚往来,无处不在。
礼尚往来不光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标杆,更是我们赖以生存人际关系的粘合剂。
比如我们去到人家家里吃饭,手上不空,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人情世故的一个体现,是对礼尚往来的最基本的尊重。
能让你去家里吃饭的,大多都是关系近的朋友或者亲戚。如果关系已经不需要这么客套地拿上礼物去到家吃饭,证明你们的关系已经不需要礼尚往来来维系,已经跟家人差不多的关系。
如果你没打算去给人家带礼物,你们的关系也没有近到不分彼此,就不要轻易答应人家去家里吃饭。
花一点小钱,去吃把你尊为贵客的朋友的一顿饭,起码皆大欢喜。因为人跟人的付出基本都要持平,如果付出的天平倒了,也就是关系不动声色远离的时候。
虽然有时朋友相交不是看谁给予的面包大,但你总是大面包,她总是一颗糖,慢慢的关系也就有了嫌隙,嫌隙大了,也就是不用挥手说拜拜,心照不宣的离开。
前几天跟一个好久没见过面的朋友聊天,我就说最近怎么没见她跟另外一个朋友拍抖音?因为经常在抖音里面都是她们两个一起游玩的视频,她说已经好久不跟她联系了。
因为每次付出最多的都是她,她的那个朋友,总是一毛不拔。每次出去吃饭,一起玩,掏钱几乎都是她。把她经常掏钱当做天经地义的事,一点都没有愧疚,每次觉得都是应该的,所以她也慢慢疏远了,我说不是小富婆吗,也会抠索呀?
这就是是礼尚往来的天平倾斜了。时间长了,经常付出的也会觉得自己吃了亏,也会慢慢地计较谁的面包大?谁给予的多?
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是相互的,尤其作为朋友,我对你七分好,你还我三分情。有来有往,互相麻烦,彼此间的情谊才能日益深厚。否则,来而不往,一味被索取,一直被消耗,心渐渐就冷了。
有个朋友跟她们小区里七八个全职宝妈关系都不错,所以经常约着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因为孩子们也都在一个学校也都能玩到一起。有时谁忙就让顺带着把孩子接上捎带回来。觉得这样挺好的,起码大家有共同语言。
大家一起吃,一起玩,还能互相帮忙,起码还不孤单。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起码自己也有娱乐时间。
上次跟朋友一起吃饭,还问她:“你们还在一起玩吗?她说:“早就不在一起玩了,她说经常一起吃饭,掏钱的总是她们几个。有几个人,每次吃饭一次不落,吃完一次不掏。慢慢的经常掏钱的人就觉得不公平,这样的聚会也就渐渐少了,直至再也没人在提议一块吃饭。”反而每次不掏钱的却是她们里面最有钱的。
谁承头说一起吃饭了,因为谁提出来,就预示着这个人吃饭就要掏钱请客。唉,住在富人区的富婆们,也是一言难尽呀!
礼尚不往来就是结束的开始。我们也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礼仪之邦,如果自己连礼尚往来,这件事都弄不好,那就是做人的失败。
现在礼尚往来这件事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发现在简书也一样,在简书也是礼尚往来的一个地方。别人给你一个赞,或者给你回复,你也要回过去。我知道在简书,礼尚往来已经不单单是你文章写的好坏,而是人情的往来。
如果你总是给某一个人写的文章点赞回复,如果别人没有在意回复你,过不了几天,你肯定不会再光顾他的地盘。现在简书人情往来已经高于对文章优劣的评判。
有时我们渴盼别人给自己的文章多点赞,多回复,但是自己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在别人的田间地头品评。你要想得到更多的赞和点评,除非多看多点赞,多回复。多抽点时间在平台溜达,也许还能得到你想要的。
人人都这样想,但时间呢?我们还要抽出时间去干别的事,也只能任其自然,在有限的时间,关注有限的几个铁粉,让赞只能尬在哪个不上不下的地方。
世上没有单打独斗的英雄,英雄也会找同频的同伴,抱团取暖。抱团瓜分天下。平台也是一个小社会,避免不了人情世故。你来我往,才能共享繁华。
不管怎样,就算自己的文章点赞浏览尴尬,仍然继续匍匐,继续日更,因为是自己的热爱,何必在意那些数字呢?你没有做到礼尚往来,何必要求别人?因为你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有观众....
(齐帆齐九月年度品牌特训营)67篇 字数1622 累计116377 字
小主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