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是第一次读这本《大学生的坟》了,上一次应该是在自己刚刚踏入师大校门的时候,应该是没有体会大学生活的节奏,也就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了。再平平常常不过的读了一本书而已。
或许是自己已经在大学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大学也有了自己切身的体会,于是,这次读这本《大学生的坟》却颇有想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意和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各占了一半。
作者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士,首先是华科这样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其次考上了自己并不喜欢专业的研究生,另外,在自己的奋斗中被称为跨界精英。然而,对于我们这样在二流高校读书,未来仍然充满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大学生来说,许多看似并不痛快的决定往往却是扭转人生的转折,比如学习英语,考试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而这些不痛快的决定,似乎也都是作者经历过的,不管过程如何艰难,至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作者是一个成功的人,然而作者在文中对这些情况颇有异议,着实让我难以信服。
首先,所谓羊群效应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跟风”考研,“跟风”考四六级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计算机二级不过,四级不过,那岂不是大学白读了。当然,大学不白读,你毕竟读了四年,这个过程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世人往往更注重结果,譬如,如果你没有一纸文凭又有几人要你?
再者,我很认同作者提到的软实力,尽管文中软实力这个词出现过无数次,但我也并不认为作者是在做广告搞宣传,因为我很认同软实力,它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样的,是有关长期发展重要的因素。但是,我并不认为最初就应该把软实力提到很高的高度,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慢慢提高的。作者在华科可以拿着毕业证书去面试工作,而赣师的孩子拿着证书去面试工作可就说不定了,即使赣师的孩子软实力再强,我想面试官也并不会选他,因为这叫做门槛。试问又有几个老总愿意花个一两年去发现你的软实力呢?
其实还有好多事情好多原因并非我们所想,但事实就是如此,偶尔去想一想,看一看,可以当作是在开拓我们的视野,但拿过来当作行动的指南倒是有些理想国了。
以上可能是自己对作者观点的不同看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没有哪一种失败学或者成功学可以当作人生的信条,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制度和习惯可以完全挪用到另一个国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
作者还谈到了大学生一些有趣但又苦笑不得的事情,譬如,做事情没有主见,生活被手机所困,腿残更比脑残狠等等,我很是认同,毕竟,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事情在发生着,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我们知道是不对的,是没有意义的,但这样的状态仍然在继续着。所以,请把手机放下,请把你们寝室的电脑带回家,留一个就好,这样或许能有一个不一样的面貌,当然,我并不抱有希望,只是或许。
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我想这时候才是软实力发挥最直接作用的时候,一个人要去培养自己的软实力,去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要学会抵制诱惑,抗住寂寞,我想这是大学时期对软实力最直接的诠释,当然,自己可能狭隘了。
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坟》强调了软实力的重要性,但大学生的软实力究竟应当摆到什么位置,我给出自己的看法:
软实力很重要,影响一个人是否可以长远发展,但大学生,应当把现在大学所要求我们的去完成后再来谈软实力,也就是把你应当拿的证书拿到,把你应该考的考过,我们才有资格来讨论软实力,否则,你的软实力给谁看?谁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