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主见,是父母“不放手”造成的
身为家长,我们都知道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但却经常在孩子每天上学穿什么、在家吃什么、或者买什么玩具等一些小事上替孩子做主。总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挂在嘴边,孩子怎么能有主见呢?
父母这样做的原因,通常是出于“好心”,总是唯恐委屈了孩子,于是就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但长期这样,孩子的想法得不到表达,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自然就慢慢没有主见了。
除了爱太满,父母总“挑刺儿”也容易造成孩子没主见。如今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父母还让孩子做超出他能力范围事,又不帮他,甚至还时不时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较。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会产生越来越深的挫败感,失去自信,他们害怕做错事情后被家长批评,却又不知怎样才能做好,因而变得优柔寡断,无法做主。
因此,孩子没有主见,关键就在于父母的“不放手”和“一刀切”。学龄前的孩子心理发展极快,作为家长,如果不能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规定一个学习和生活的模式,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并最终逐渐丧失自主能力。
其实,哪些事让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同意,这是我们应该想明白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犯点小错、走点弯路并不可怕,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的过程中,既是坚强的后盾,也是一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