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突破
我看了看斧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在你做出决定时,无论这个决定看起来是多么糟糕,依然毫无理由,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你。在这种人面前,你还能说什么呢?
斧头没有迎接我的目光,拍了拍我的肩,递给我一杯冰水。
“谢了。”我说。
“别矫情了。如你所说的话,现在你需要一个掠风内部的ID,而你的线索依然只有那个破网站?”
“是这样。”说完我操作斧头的电脑打开了那个网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斧头也用了代理服务器和VPN。我本来准备找一个安全的云端简单做一些安全策略的,这倒使我省却了这些功夫。但我印象中的斧头影像又出现了偏离,我本来以为斧头是个电脑盲。
“尼玛,你丫就上个QQ装什么代理和VPN?”
斧头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说道:“按教程装的,说是可以翻墙看电影。”
我朝斧头笑了一下,做了一个我懂的表情。“看,就是这个网站。”说完又打开云端,下了一个TXT文本到他电脑上,打开给他看了看。“这是这个网站上导出来的数据,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已经按发布者、事情、价格、反馈、反馈者这个线头整理过了,不过没什么逻辑可言。”
斧头凑过来瞧了瞧,就把头转了开去,盯着他的书橱。“会不会是加密数据?”
“我已经试过了所有已知的加密类型,毫无头绪。”
“不妨试试这一种,模糊学处理的字典密码,原理和字典密码类似,通过对字节的置换实现加密。但不严格按照字典密码的逻辑逐字置换,而是以一个类型进行概括,略过其中的混淆句式。”
“你小子什么时候也懂密码学了,说得清楚些。”
斧头从书橱中抽出一本书,递给我,我看了看,书名是《经典情报战100例》。
斧头伫立着,眼神专注,嘴里的话语缓缓流淌:“我不懂计算机密码学,只是想到这也算得上是一场战争了。1950年抗美援朝的时候,计算机还没有发明,互联网更是20年后才出现,当时战场的主要通讯手段还是电报。这种莫尔斯电码的老古董是用电磁波进行通讯的,极易被敌对卫星或各种敌对设备截获。所以对电报进行加密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各种加密和解密手段层出不穷。在当时,字典密码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手段,它将电报的字节通过置换对应到某一特定书籍中,这本特定书籍被称为字典,己方的通讯员人手一本。单看电报是一堆乱码,但对应到字典后,意义就显现了。而且即使电报被截获,也需要有相应的字典才能破译。”
斧头歇了一下,接着说道:“早期的字典密码是严格对应的,电报中的字节和字典中的字节通过置换有逻辑地一一对应。可是这种严格对应很快就显示出了它的弊病,一旦敌人获取了字典,电报就能很快被破译,不得不在全军中更换一套字典。后来发明了通过模糊学处理的字典密码,用于不太有歧义的通用命令,在这种模糊的字典密码中,两种字节不再严格对应。比如睡觉、发呆、打坐等等字节都代表原地待命。在有特定含义的命令中依然使用严格对应的字典密码,比如进攻清川江两岸等。在无歧义的通用命令中使用模糊的字典密码,比如原地待命和撤退等。这两种密码结合使用,使得敌人破译的概率大大降低。”
“有点意思。”我精神一震,马不停蹄地尝试起来。这一个多月来,我把这套数据翻来覆去倒腾了很多遍,这一个个数据犹如遍布在我思维大山上的一根根树木,而斧头的话则像一道闪电击在了山巅,照亮了整个森林,我意识到斧头很有可能是对的。
按照模糊学的字典密码进行对应,我很快就找到了逻辑并揭开了所有的数据之谜。比如网站中的请人去看某某公园,可能是到那里去侦查;请人去骑车,可能是巡逻;请人在家睡12小时,可能是12小时内待命。整个网站的逻辑指令大致可以分为侦查、巡逻、集合、攻击、待命、撤退六种,发布者和事情给出了命令,反馈和反馈者则给出了对命令的反馈,至于价格,很可能是一个逻辑句式,用于混淆旁人的。
“真有你的。”我兴奋地对着斧头伸了伸大拇指。
“我只不过是提出了一种可能,具体的事情还是你干的,我不懂计算机,帮不上忙。”斧头谦虚地说道,接着指了指电脑屏幕,接着说道:“这点可以利用”。
我点了点头,斧头指的是集合那一类的数据。我惊喜的发现,虽然掠风的集合地方很多变,但有一个地方出现的概率很高:大明宫。以这个概率而言,就算这里不是掠风的核心地带,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点。而且作为集合地,只要能渗透进去,或者控制这个地方的监控,绝对会大有斩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