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滴泪
2011年夏,潘岙村。
时光荏苒,一晃七十年过去了,阿邦已是91岁的潘老了,发须皆白、行动不便,在永宁县潘岙村安详度日,与世无争。
有一天,有三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少年不约自来,在潘岙村口向村民打听,村里有没有一位叫潘治邦的老者。村民看到红色马甲印着几个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想来应该是公益性质的,就说:阿邦公啊,有的有的,我带你们过去。于是,一行人到了潘老家。志愿者向潘老询问他的基本情况和当时参加抗战的经历。潘老耳不聪目不明,但稍稍能听懂志愿者是在问他抗战经历。于是潘老口齿不清地叙说着:
那是1938年,我那年18岁,在本村的小学教书。那时抗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前线伤亡极大,需要很多兵员。有一次,乡公所的干事来村里动员青年去参军,我就报名参军了。因为识字,所以一参军就在连队当文书,后来连长因为作战英勇,升任为营长,而我不想继续当文书,就提出来要去一线打鬼子。先是普通士兵,后来当了副连长。那时我们驻军在福建蒲阳,刚开始是比较安稳,那地方不是山就是海,与世隔绝,没啥战略价值。但是1940年冬春季,鬼子突然来进攻蒲阳了,我们当时在城外阻击鬼子,他们的大炮啊,太厉害了,振聋发聩,许多新兵直接被震傻了,然后傻傻的坐以待毙,但是就算没被震到,我们打鬼子也很难,狗日的鬼子用的是三八大盖,射程远、且准,我们的汉阳造(中正式)步枪,除了后坐力大,射程和准度都不如鬼子,阵地战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志愿者略略感到吃惊:当时很多部队已经用德械武装了,你们怎么还用汉阳造呢?
潘老继续说:蒋光头哪有这么大方啊,德械都是配给他的嫡系部队了,我们驻防福建的都不是亲生的,能用上汉阳造已经谢天谢地了,而且子弹也很紧缺。所以我们经常要和鬼子拼刺刀。拼刺刀我们还好,因为我们人多。记得那时在濮阳阻击鬼子,我们躲在战壕后面,等鬼子冲近了,就杀出去,就用血和肉拼个你死我活!
志愿者说:资料上说日军拼刺刀很厉害,我们部队伤亡严重吗?
潘老说:鬼子确实厉害,我们要两三个人拼他们一个,才能打个平手,如果是一对一,那完全打不过他们。我当时刺杀了一个鬼子,但自己也被他们戳到两刀。
潘老把左臂伸出来,把长裤挽起来,志愿者看到他手臂和腿上各有一条肉梁,应是伤口愈合后的痕迹。同时,志愿者又看到潘老左手大拇指没有了,便问是否也是那次战斗时受伤的?潘老说是,志愿者的心为之颤动。
志愿者:你们当时怕不怕啊。
潘老说:当时那个情况下,哪里有时间去怕,冲锋号一吹响,大家就像屁股着火一样往前冲出去,看到鬼子就直接冲杀,鬼子对我们也是一样,他们个子不高,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不怕死。拼刺刀就是你死我活,没有退路的。
志愿者静静地听着潘老继续讲。
潘老说:我们在蒲阳击退了鬼子,后来就转战南平、衢州一带了,在龙衢战役中,战况非常激烈,我所在的78团受到日军主力部队攻击,于团长率领我们誓死守卫衢城,最后整个团都打没了,于团长也壮烈牺牲,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