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并提供一定的奖学金等支持,并非简单的“倒贴钱”,而是基于教育国际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长远发展等多方面考虑的举措,不能用单纯的“付钱”逻辑来片面理解。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各国通过互派留学生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一方面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打破误解与偏见,搭建起国际友好的桥梁;另一方面,外国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知识经验,也丰富了我国高校的多元环境,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创新。
对于奖学金,其主要面向的是优秀留学生,这既是吸引全球人才、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方式,也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比如欧美发达国家长期通过奖学金吸引全球优秀学生,以保持其教育和科技的领先地位。我国的奖学金制度,更多是出于提升国际教育合作水平、培养知华友华力量的考量,这些留学生毕业后,很多会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推动合作,其产生的长远价值远非短期的经济投入所能衡量。
此外,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等,并非全部依赖我国资助。他们的消费也为留学所在地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看待这一问题,应跳出狭隘的利益计算,从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教育交流的价值不仅在于经济层面,更在于增进国家间的理解与合作,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