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应,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一 社会知觉
(一)含义
对非社会性信息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而对社会性信息的知觉就是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社会心理学中理解的知觉实际上是属于认知f范围,所以不少人主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会知觉,社会认知social connection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后产生的一个概念和研究领域,其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于认知结构或图示概念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来解释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人物产生悬殊的知觉的问题。)
(二)特征
① 选择性 人会根据自己的喜物选择某部分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比如人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有强有弱。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不同,如情绪好,会对各种事物有更强的知觉性。
② 变化性 (情绪性)人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不同,如情绪好,会对各种事物有更强的知觉性
③ 完形性 人对认知的对象,会通过已知的信息,和自己的推想与幻想去丰富被知觉者的特性,使之规则化完整化,并在之后的接触中检验这种知觉印象。
补充理解:完形其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关于场的原理(即cloze,相当于英语的closure),Gestalt是德语,意思是“完形”,“经验的整体”,因而又称完形心理学。该理论的观点是: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往往下意识地把不连贯的空缺的部分填补上,然后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三)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1)知觉的主体方面
知觉主体与信息的关联程度,情绪状态、背景和经验、价值观、知觉偏差
(2)知觉的对象方面
外表特征,人格特征,身份地位,自我表现的方式等
2、情境因素
情境是知觉主体和对象的纽带。
秦京味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也未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知觉过程提供了评判标准。
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信息的觉知,具有选择性变化性,完形性并且受到知觉主体知觉对象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二 印象形成
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
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奥斯古德等人的语义分化研究,证明人们会根据三个基本维度评估一个人,(评价、力度和活动向度) 其中评价维度在印象形成中最重要。人们往往根据社会特征和智慧特征去评价他人。但最初人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依据喜欢和不喜欢这一评价维度。
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1.平均法则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接收到信息后将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2.叠加法则 Addictive principle.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3.加权平均法则 安德森提出信息的加权平均waighted averaging 加工模式,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给予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大的权术。
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首因效因primacy effect: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人们最后接收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
信念偏见效应: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错误的。
二 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人对每一则信息的理解都要依赖于信息所处的背景。比如聪明的这一品质,再理解一个热情,体贴乐于助人的医生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理解一个冷酷无情利欲熏心的盗贼时,则具有消极意义。
中心品质:阿希(S.Asch,1946)首次发现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称为中心特质,另一些起着边缘作用,称为边缘特质。他将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栗子:实验测试文雅——粗鲁,热情——冷淡,后者具有核心品质的作用。
2、注重显著性信息
人们在形成印象时遵循图像——背景原则figure -ground principle。你直接关注那些从背景中突出来的刺激图像。而对图像所处的背景或环境注意较少,人们总是利用那些最显著的刺激线索形成印象。栗子:残疾人,最突出的是他的体态方面的印象,其他的如教育、服饰等都成为次要的。
负向效果negative effect,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人们更相信建立在消极品质基础上的评价。用图像背景原则加以解释的话,就是消极特质,因为不平常而成为显著线索,从而引起知觉者更多的注意。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类别化 catego-rization 在社会知觉中,个体往往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倾向于一定的标准将人类归类。
刻板印象stereotype,就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4、运用图式知觉他人
图式schema,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示,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具体材料的图式。
泰勒和克洛克认为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① 个人图式
② 角色/群体图式
③ 事件图式
内隐人格理论实质上可以理解成一种个人图式。举例。如果一个人很和善,喜欢帮助他人让我们的内隐人格理论会告诉我们,他可能有很多朋友他慷慨真诚。这可以让我们在掌握信息较少的情况下,迅速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一)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大致的反映出其心理活动的基本状态,而情绪情感又通过人的外在表情表现出来。情绪的表现不仅具有遗传性野兽具体文化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复杂高级的情绪情感,比如社会规范会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是和表现何种情绪。
(二)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人格是个体多种心理特征的组合。是个人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品质。要准确的认识他人的人格,既要了解其过去的生活经历,又要在长时间内反复的在各种情境下,加以观察,最后概括出他的较为稳固的反义词,动机意象,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的人格特征。
有人总结以下几种方法,辨认他人的真伪,一时间考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二危难考验。危难时刻见真情,艰难时好汉。三利益考验。传统中国人重义轻利。财上分明大丈夫,利动小人心意动君子心。四世态炎凉考验,即通过他人的穷富成败盛衰的变化过程中去考察其态度以识别其真实人格。
三、 自我知觉
(一)自我知觉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米德认为自我是通过个人在与他人互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的。他认为自我觉知可以反映出他人对个体的态度
库利,认为自我在社会互动中才能产生。其中想象起着重要作用,他用镜像自我来说明自我知觉的形成。包括三个方面,(1) 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2)个体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的评价。(3)上述两方面结合并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
2、自我知觉理论 Self perception theory. 主要阐释行为是否影响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部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认为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知道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内在状态。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一样,只能通过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测自己的内心状态。
这个理论的限定要素:
(1)自愿选择。自愿选择是模型中的重要变量。贝姆认为,要通过行为推断态度,必须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外在诱导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自己选择决定的)发生的。只有行为是自动发生的,一个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
(2)当内在线索是模糊或者是微弱的时候,才可以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3)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源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3、过度合理化效应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人在做原本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却获得了意外的报酬,如果他把自己的行为原因理解为追求报酬,就会弱化或低估他先前认为自己因兴趣而做出这种行为的自我知觉的现象。启示:过度合理化效应,会让我们降低去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内在动力。过度的外在激励因素,会排挤个体已经存在的内在动机。
(二)自我知觉的内容
1.身体的自我知觉(体像) Body image.
指个体对身体的自我知觉,又称为躯体意象。他是随个体的心境经历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
类型:(1)体像正常;(2)体像烦恼;(3)体像障碍
2.态度的自我知觉
萨伦希克和康伟的实验证明了态度的自我知觉。
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问法问两组被试者是他们的宗教行为。
结果:人们是根据已经作出甚至虽然未作出但已公开承认的行为,去推断自己的态度的。
例子:第1组被试由于被巧妙的引导,描述自己参加了许多的宗教行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宗教态度很强。
3.情绪的自我知觉。
沙赫特和辛格做的实验。
实验内容:给三组被试者注射一种能够产生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唤起状态的药物。并给予不同的指导语。然后分别安排在快乐和愤怒的两种环境中。
结果:情绪的自我知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理唤起,其次是个体要对这种唤起进行认知评定及寻找唤起的原因。也说明内部唤起状态是微弱的情绪的体验,必须要依靠个体对外在情境的认识。一旦生理上唤起之后,人们总要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如果从个人内部找不到,便从外界环境中去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
例子:一个人突然觉得自己的情绪唤起了很激动,但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此时他正好想起刚刚有人骂了他,他会认为这种激动的情绪是由那个人引起的愤怒。
沙赫特认为人们对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们体验到的生理唤起水平,其二是认知判断,认知判断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情境的考察。
(三)个体对自我信息的易受暗示性
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沃尔里克等人做过一项大学生对类化人格说明的接纳的研究。
研究表明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写特别适合他。人们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一般的中性的,但似乎很中听的评价。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巴纳姆效应(英语:Barnum effect,是 Paul Meehl 为表对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的敬意而命名,又称巴南效应、弗拉效应(英语:Forer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举例:巴纳姆效应能够对不少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
四 、 社会知觉的偏差
偏差 bias
偏差往往是人们简化信息加工程序的结果,它并不一定总是不好。
好处:它有时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并有效的保护个人的自尊。
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三 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
社会认知,social connection是个体来自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图示启发式的运用以及无意识成分的参与。
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的过程,他探讨人们如何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这一过程十分复杂。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提出者:道奇等人提出SIP模型((信息加工模式为范式)儿童社会适应重组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内容:SIP模型认为: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首先面临的是需要加工的各种信息及社会性刺激,如他人的表情动作话语等。个体对这些社会信息刺激赋予意义,并据此决定如何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社会信息加工。
道奇认为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具体包括6个步骤:
一线索编码,二线索解释和表征,三目标澄清和选择,四反应产生和形成,五反应决定,六反应执行。
一、社会推理 Social 的步骤
(什么影响社会信息加工)
1 搜集、选择信息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可能会使人得出错误的判断。
个体在收集信息之后,对其加以选择的过程也容易产生误差。个体在短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其总体特征或所在群体。
2 整合信息并形成判断
人们在完成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之后进行判断的过程也可能会出现错误,其原因: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 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图式可以使人们有秩序的将信息回忆起来。但在某些情况下,与图示中不一致的信息比与图示完全一致的信息更容易提取。因为我们会对图示中不一致的信息仔细加工,使之符合我们关于某人的图式,这一过程巩固了信息的储存。使得信息更容易被提取。
举例。你认为一个老师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脑子中的图式),比如严谨、大程度戴眼睛,当一名教师符合这个特征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记住他。
2 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图示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只要形成了某种图式以后,再遇到与之有关的信息,就很快能被同化。
3 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三、认知启发(认知偏差)
定义: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在认知他人时并不对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地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启发式认知偏差即启发式偏差,是指投资者往往依据“经验法则”来进行投资决策,依赖“启发法”做出的投资决策带有不确定性,只能说可能是正确的结论,但如果所遗漏的因素和现象很重要,那么信息的缺损就会导致产生判断与估计上的严重偏差。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三种启发认知方式,启发式认知偏差主要有三种:
(1)代表性偏差/ 表征性启发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s.
人们会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举例:你第1次见一个人,与其交谈之后,你发现他很注重整洁,衣着比较朴素,读过很多书,谈话时使用的词汇也很丰富,有些内向,如果他没告诉你的职业。你去猜测他的职业,会将他的特征与你所见到的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如果你认为他的特征像一名研究人员,你判定他是一名研究人员。
(2)可得性偏差/获得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s.
人们常常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回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那些很容易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
举例:有人问坐火车或坐飞机哪种安全更高?很多人都会说坐火车更安全,飞机更容易出事故,实际上并不是。原因是因为飞机出事就经常被媒体大肆报道,但是火车不是。所以在长久的一个信息传播的环境下,我们接受的信息更多是在飞机上会出事,这个印象在我们脑海更容易被忆起。所以会下意识的认为坐飞机会更容易出事故。
(3)锚定效应/调整性启发 Adjust ment heuristics.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的调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有点类似推论法。
举例:比如让你估计一袋大米的重量,你会根据平时关于面粉重量的印象先大致猜出一个数值,然后在这个数值的基础上做上下调整。因为当人们对模糊的信息需要进行评价时,他们都会先设定一个锚定点这个锚定点,意思是指一个确定的信息。怎么都不会变的。然后以此降低信息的模糊性,然后再逐渐的调整自己的判断。
在社会认知中,人们通常使用的锚定点就是自我,比如当别人问你这位同学是否聪明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位同学和自己进行比较。
这三种方法既可以得出正确的推理结果,也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四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nnection。
主要从无意识维度进行研究,这些社会认知现象。
一 、概念:格林沃德等人提出,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依然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此概念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的加工过程。
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
1、社会性。电影社会认知是对人及人际关系的社会对象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包含着社会历史意义和具体的文化内涵。
2、积淀性。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已有的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体原有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
3、无意识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都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操作过程,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4、启动性。个体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果会对新的社会现象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启动效应。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
内隐社会认知是一个丰富的理论范畴,主要研究包括内隐社会的的 社会知觉、刻板印象, 自尊,社会的态度等。
1.内隐刻板印象 Implicit stereotype.
指个体因过去的经验,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形成一个概括固定的看法。但是个体自身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些过去的经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举例:格林沃德等人运用的iat测试,黑人-白人种族印象,被试均为白人大学生,他们认为黑人更容易是坏的。白人更容易是好的属性。 Iat测试容易测验出不同事件类型的刻板印象。
2.内隐自尊 Implicit self -esteem.
是指人们在对自我相关与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态度。这种态度效应也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它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评价和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积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而且往往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倾向。
举例:当个体受到威胁性的负面反馈时,内隐自尊能够较好的预测其消极情绪。焦虑或抑郁,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个体,而内因自尊水平与正常个体无差异。焦虑或抑郁的个体的外显自尊有低于内隐自尊的倾向。
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间接测量
1.反应时法
此方法根据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反应差异来考察内隐社会认知效应。
2.词干补笔法
先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然后给被试提供单词的缺笔词,就是缺少部分。然后要求被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词填出来
3.投射法
投射是个体,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的反映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如水墨图联想
4.内隐联想测验
格林沃德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te,简称IAT
它以启动效应为方法学基础。
举例:格林沃德“花-昆虫”实验
(启动效应理解:
一开始给你两个刺激(如:A、B),
一个让你记住他(A)——目标刺激,
一个叫你不要理他(B)——忽略刺激。
第二次再看到A,然后你马上就认出他了,就是启动效应(在目标重复条件下识别探测刺激的目标字母最快)。
第二次再看到C,哦!新朋友!(控制条件中,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没有任何关系,识别速度中等)
第二次再看到B,你有点不认得他(因为你前面被提示不要理他),就是负启动效应。(忽略重睹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最慢)
也就是说,虽然让你忽略B,其实B依然刺激了你的大脑(你依然加工了这个信息),只是他的加工方式是让你抑制他的存在。不像C你是真的没见过他。
作者:子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07213/answer/194942501)
五、 社会认知的文化效应
大量研究发现人类的判断和行为受到即刻涌入脑海的信息,以及如何解释这些信息的影响。文化对个体社会认知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测试日本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镜子前的自我评价有无显著的差异。结论发现美国大学生在有和没有j镜子存在,对自我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因为美国大学生平时更强调自我,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在镜子面前才可以被唤起被监控的意识,也能认识到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是有巨大差异的
四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社会互动的印象管理,包括经营自我形象与使用恰当的管理策略,这种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一、对印象管理的理解
几种观点:
1符号互动论强调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以使人们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使别人感到满意。栗子:角色替代,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会满意、需要怎么样的老师。
2戈夫曼提出“戏剧论”,也称印象管理,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交往时都会扮演某个角色,演出某个节目。则认为社会赞许的需要及控制交往结果的愿望会促使人们进行印象管理。每个人都有一套保全面子或挽回脸面的策略及面子功夫,他就是印象管理的策略。
3亚力山大等人提出同一性理论situated identity theory。也认为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他们认为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与该情境的同一性,从而称之为情境同一性。比如一位大学老师在演讲时会力图表现出自己教授或有学者的情境同一性。
以上三种观点尽管有所差别,但他们都有强调,他人总要形成关于我们的印象并加以指导他们同我们交往。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所谓自我表现,是指任何指在创造修改和保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行为,其基本目的是构建与他人的交往,使我们获得理想的结果。
1 交往对象
个体在不同人的面前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
栗子:葛根和威神诺夫的实验。
结论。为了与交往对象达成默契,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尽可能与交往对象相近,我们会根据交往的对象的不同,调整自我表现的方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2 交往情境
交往的目标能决定人的自我表现。
参照群体认同reference-group identification.影响自我表现,它是一种动机因素。 一旦人们认同某一群体的动机被激活,他们就会已有利于群体的方向进行自我表现。比如对自我身份感觉到骄傲的自豪的大学生,不管他走到哪,他都会展示大学生的身份特征。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这是一种自我表演,美化他人)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人们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人比较稳定一致。保持一定的形象是给人以良好印象的前提。
① “登门槛”效应 “先易后难,先接受个没那么难的请求,再提出个难的请求,因为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一旦表示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后来的要求有些过分,人们也愿意接受。”
② “留面子效应”先拿后羿。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比直接提这个小要求的 可能性要大。原因:因为拒绝了第1个大要求的人认为,再拒绝第2次会损害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人们会由于前面拒绝了太多,为了留些面子,会尽力接受最后的这项要求。
2.讨好与自我提升
琼斯提出的
① 讨好 Ingratiation.
含义:是一种使别人喜欢自己的策略。
琼斯提出的讨好策略:一恭维或抬举他人(中国民俗故事里有将,北方遇到蛇,会说是遇到龙,胎了对方一个咖位,帮助对方修炼),但恭维要真诚自然。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遵从别人。人们喜欢那些在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当自我表现。个体要表现出一种令人喜欢受人赞许的形象。四给予好处,施惠,互惠互利性原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们喜欢那些给予礼物或为他办好事的人。使他人产生一种被激发起来的好感。
② 自我提升 Self promotion.
含义: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讲述自己的积极事件的,是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策略。目的是让自己看起来更聪明,更有能力。讨好和自我提升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③恰当的自我表露。 Self Disclosure.
含义: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的在他人面前真实的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自我表露,不断交换,直到会形成恰当的亲密关系。自我表露,遵循对等原则。如果要让别人对你展示真实的自我,你自己也要做出适当的自我表露。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自我表露,来判断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表露。
四、印象管理的识别
1.印象管理与非语言反应。
人们的印象管理包括两个部分,一种是个体比较容易控制的表现,如语言仪表等,另一种则是人们不太留意或未加以控制的流露,如某些身体姿态眼神等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越是刻意控制自己的外形表现,越容易泄露出那一部分未加控制的信息。
2.印象管理与自我监控。
人们的印象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自我监控,self monitoring。是指根据周围的情境线索对自己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它,反映了个体在教管的生活情境中强调印象管理的倾向。
斯奈德等人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可以监测这种倾向。得分越高自我监控性越强,得分大于15分者为高自我监控者,得分小于9分的为低。
高自我监控者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了解他人,评估社会环境。能有效的创造他们希望的形象。
五、印象管理与文化
阿伦森指出。所有文化中的人们对于他们留给人的第一印象都很关心。但这种关心的本质及印象管理的策略,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相当大的差别。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主义,人们拥有独立的自我观及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人们更尊重那些有独立有个性,有能力的人。所以这类的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性,显示自己独有的价值和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