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圣人,对我国文化有着举头轻重的影响,尤其是他在创办儒学这一方面。
大家都知道,他很好礼,是属于天生的。《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荣”。在其他小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孔子已经在实习礼了。他自幼与他儿异,天生好礼。
在他十七岁前,他曾去参加季氏犒劳“士”的宴会,可是季氏家臣阳虎却拒绝了他。这说明他并不认可孔子“士”这个身份。说的也是,孔子本就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但是孔子并不认同,并且以士来要求自己,少有大志。
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大夫孟西子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我听说圣人之后,即使不能当政为君,也必定能成为贤达之今孔子年少好礼,他不就是贤达的人吗?”并让两人拜孔子为师。这说明孔子在当时已有些声誉。
孔子当官也是很棒的。当季氏文书官,出入公平准确;当管理牲畜的小官,牲畜繁殖的多。因此当上了司空。可见,孔子做什么都很细心认真,并把事情做到完美。
孔子四十七岁,季桓子得一羊,他不认识,便说“得狗”,孔子便说“以我的学识,是一只羊”。从而可知孔子的学识渊博。
在孔子五十二岁到五十六岁,他辅佐定公,不但让齐景公惊恐,还让他把齐国侵略的土地都还回来了。五十五岁的时候,他决定毁掉三桓的城市,也就是消耗他们的势力,因为他们太不守规矩了,身为大夫,却私藏甲兵,城墙超过了百锥。他毁掉季氏的和叔孙氏的,却毁不掉孟孙氏的。五十六岁,坐到了大司寇这个职位。他做到这个职位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少正卯,虽是圣人,却也杀了人,但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因为他是乱政者。在他掌政的三个月,国家太平,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序。卖肉的不讨价还价,男女分开走,掉在地上的东西也没有人捡,从各地来的这些人也不用给地方官送礼,就感觉回到了家一样。可以说在孔子的统治下,国家走向了成功。可是,怪就怪这君主。
有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孔子不自己当皇帝,如果这样,世界不就太平了吗?孔子与孟子一样,都把自己放在君这个地位,可是这样光靠皇帝,是完全不行的啊。孔子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可以翻译成君要像君,臣才会像臣。父要像父,子才会像子。这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可是孔子坚信自己的想法会被采用,于是他开始了漂流。
孔子说过“如果老天想让文化灭绝,那么当初它就不该让我掌握这个。”孔子对自己的观点也是很有信心的。
孔子学琴,十日不进,总要学到歌曲的深处,师襄子云“师盖云《文王操》也。”
后孔子的想法不被采用,于是便想着教学,把思想传授与孩子,让下一代发展。他创办私学,使谁都可以进来学习,不单是年轻的,富人,贵族可以上,谁来都可以,学费也就一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