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给自己养成了一个读书的习惯,空余的时间也将变得有意义了许多。
在我的本职工作中,经常会有许多空余时间。比如一天只有一两节课的时候,有时一节课也没有,那么一整天都是空余的。
刚入行的时候为了适应行业,不得不经常跟着有经验的前辈训练学习,大部份空余时间都花在了训练上。
经过几年时间沉淀,必要的技能掌握了之后就不太想花过多的心思在这上面了。毕竟这不是什么高新行业,谈不上什么技术更新。
于是,空余时间就用来做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刷没有营养的短视频,或是看一些无关痛痒的碎片信息。
虽早已察觉这样浪费时间有点可惜,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事情来填补这些空余时间。
一次看武侠小说的时候突然想到:我有这个心情为什么不去看点其他书呢?这次偶然的顿悟犹如当头一棒,瞬间把我这个梦中人敲醒!
后来我就找了些文学类的书籍来看,起初时还觉得有些晦涩难懂,随即便宽慰自己:既然都翻开了,总不好半途而废吧。懵懵懂懂好不容易看完了一本之后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这个过程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却也慢慢适应了沉浸在文字里的感觉。再后来我又翻开了一本现代短篇小说,这一次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费劲儿了,只用一个星期左右就看完了。
对此我都倍觉诧异。我又对比了这两个类别有什么区别,差不多字数的两本书,为什么读起来会有这么大差距。
经过一番自我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两个文体的信息载量不同。虽然字数差不多,可是每个篇章暗含的信息量却是天壤之别。
这让我对书本有了个全新的认知,或许读书的过程本就是一个收获过程吧!不单是文字能带来精神满足,在这个探知过程往往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