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上,有位男嘉宾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到自己的时间管理做的非常好,把每天早上到晚上睡觉这段时间规划的非常详细,比如几点几分起床,几点几分又干嘛,中间没什么间隔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结果遭到全场女嘉宾的灭灯。事后他问在场的女嘉宾为什么?她们都回答说,如果生活是这样的话,那就太没意思了啊,太没趣.......
这一段是多少期,我现在暂时也没想起来,反正是有这么个事。
不知道你会不会想,难道管理好时间,规划好生活这有什么错吗?
规划时间这件事本身肯定是没错的,我觉得错的是用错了场景,用错的对象。计划本身也是为自身服务的,就是有先后顺序的,更有目标性的去做事。
大家耳熟能详的方法当然要数“番茄工作法”了,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在中国国内的话,非常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简单容易上手的原因,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意在用25分钟专注做一件事,休息5分钟在继续。想想非诚勿扰那位男嘉宾,如果应用番茄工作法的话,比如跟女友玩25分钟,又去做其他的事?吃饭的时候25分钟内一定要吃完吗?这样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是不是感觉到很无趣呢?
现在在网上也一样,看到微信朋友圈上有好多好多的活动,通常是由某公众号发出,然后让你转发,附上“报名参加”的字样,然后让你截图发给客服,接着拉你入群听课,也有在线下的课程。
这个微课啊,线下活动啊我看是经常在朋友刷,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得到,好像每个人都有报不完的活动,学不完的课程一样,每个周末都赶着去这听课,去那听课,当然这些都是爱学习的人,精神值得鼓励。
听课归听课,学习归学习,记得以前听秋叶老师说了一句话:你只是爱学习,不是会学习的人。事后觉得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应景啊!
比如说自己,去年也参加了不少线下和线上的活动,是不是每次活动我都收获满满呢?当然不是,有时候只是听到某两句话触动了我,或者学习到了其中一种方法,很多时候听到的也许只是表面的功夫,只有等你做出来,有结果可以看到的时候那才是真功夫,才敢说你是真正学到了,领会到了。
今年我减少了一些听课之类的社交活动,之前总想着趁周末有时间赶紧出去听课学习吧,要充充电了,现在会想想我投入这个的未来价值有多大,我能吸收到多少?对自身的切身用处大吗?
现在觉得没必要每周都去听课,停一停吧。暂停一会,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嘛,学习也要讲究适合自己的方法,目标吧。
当然时间管理及计划安排这个是很重要的,规划当然还是要的。但中间需要留下弹性的时间,留点空白,你可以在周末发发呆,白天看看太阳,看看路上的行人,看看身边盛开的花朵,听听树上的鸟叫声。
晚上冥想一下,可以让思绪任由它飞一会,可以想想今天发生的事,你想做的事都做了吗?就这样总结一下,放空一下自己也挺美好...
不用忙着追赶生活,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让生活更有趣,偶尔发发呆,做做冥想,做点无关紧要的事,也挺好的吧。
面包要有,诗和远方也必不可少的吧,嘿......
下午看到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里面的墙》,觉得里面有句话说的挺好,也做为本文的结尾:你的时间需要规划,但永远不要百分百的规划它。如果那样的话,你会扼杀自己创造性的冲动。
偶尔发呆,偶尔冥想。
微博 知乎 豆瓣 @曹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