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每天盯作业,到真正管学习:打造孩子六个学习好习惯》
1.学科交叉
在规划的时候或者做作业的时候,将学科之间进行交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因为大脑是需要休息调整的,最佳的休息未必是玩,用脑转换也是很好的休息调整方式。学科交叉就可以让大脑转换。比如,语文和数学、英语和数学、语文和英语之间进行交叉,不一定要先把语文作业做完,再去做数学作业。
2.读写交叉
将读和写的作业进行交叉很重要。尤其是小学生,读和写的作业都比较多。有的时候抄写的量比较大,写得多了,手很酸,心情烦躁,效率自然下降。基本上每个孩子的右手指上都有笔磨出的茧,这是长时间写字的结果。把抄写、默写、朗读、背诵、计算这几种作业进行交叉安排,也是一种休息调整。
3.舒展身体
在休息的时候做一些小活动。比如,做做深蹲,跳一跳,蹦一蹦,或者做一些活动量不大的小游戏。但休息时间不能太长,做一些小活动、小游戏,舒展一下身心,短暂的调整一下就够了。
4.无视闲话
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有些孩子话比较多,特别喜欢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当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呢?正确的做法是不回应,或者叫无视。因为我们想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这个时候如果做出回应(家长所有的反应都是回应),就会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家长提醒孩子不允许说话,这其实是一种反向回应,如果禁止他,他会说“就说几句,说完就不说了”,但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分散了。所以无视是最好的做法,就当没听见,没人接话,孩子就会觉得很无趣,说着说着就不说了,还会觉得家长很威严。无视孩子说闲话,是一个积极的做法。
5.关注过程,适时鼓励
关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不是要家长去干涉,而是关注。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到底要做什么?如果孩子存在一些学习问题,家长要采取一些帮助措施,但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怎么帮呢?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要观察他写的步骤,了解他学习的状况和知识掌握理解的状况,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在孩子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家长要适当地说“做得不错,很好”,这是一种即时认可的鼓励,可以给他信心,说明你很关注他。关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6.无声纠正
无声的纠正胜过有声的提醒。有些孩子坐姿不端正,有时候会趴下去,有时候可能玩玩橡皮,跷个二郎腿,等等。当孩子出现这些小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要进行口头的提醒纠正。很多孩子向我反映过,在做作业时,如果家长经常去说他,他就会很心烦。其实这也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因为谁都不喜欢被人说,当家长说得多了,孩子就会出现厌烦心理,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尤其是反复唠叨会更严重。
那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孩子跷二郎腿或者坐姿歪了,就用手帮他扳正过来,什么话也不要说,这既表明了态度和做法,又没出声音,孩子也知道了要怎样做。这个无声做法其实是家长很有耐心的表现。对待孩子的小动作也同样如此,比如孩子手上拿着东西玩,过去把东西拿开,一句话也不要说,他明白了,这就够了。记得有一次我给某个学校全体高三年级学生做学习方法的讲座,发现一个学生在做作业,我就边讲边走到他旁边,伸手把他的作业本合上,继续讲,过一会儿他又开始做,我又走到他旁边把作业本合上。当我第三次过去合上他的作业本之后,他就再也不做了。千万不要盯着孩子的错,马上就开始批评,这会造成负面干扰。
7.正向建设性调整状态
孩子状态不佳时,要采用建设性的调整措施,不要采用消极做法。比如孩子困了、累了,想趴一会儿时,如果任由他趴一会儿,或者睡一会儿,这就是消极做法,也许一晚上就这么睡过去了,即使强行叫醒,也很难恢复状态。建设性的调整是提升孩子的状态,带他洗把脸,或者做一点活动,比如做几个深蹲,做几个俯卧撑等。我喜欢带孩子比赛蹲马步,蹲几分钟马步,站起来后,血往上涌,状态马上就能好转。
8.示范标准
示范标准很重要。很多家长可能经常提醒督促,说教比较多,示范却很少。如果孩子读得不够好,家长可以示范给他听,不要批评他,只要示范应该怎样读即可。如果孩子写字潦草,可以写一行给他看,让他照着来写。有些低年级孩子,可以跟他一起比赛,比如做口算时,可以比谁算得快。小孩子都有一种对比赛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时,就会变快。
以上这些都是积极的行为。强调一下,保持积极的行为状态,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于正在做的事情上面,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