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这次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理解呢?我认为是教育改革已经到了知行合一的阶段,以前只是喊口号谈理想,现在是要在行动中落实。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那么课程改革最终要怎么做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是讲知识,知识点掌握得好就能考的好,但是实际问题是这些知识点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痕迹很多都是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被迫接受学习。这次课改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合适的情境中,而且特意强调真实情景中的使用,在真实情境中的使用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生长出素养,而这个素养恰恰是学生在面对以后生活中必备的能力。
我今天想到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我们把知识点比喻成植物的种子,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记忆分辨是什么种子,好一点的教学是我们可以拿一个长老的黄瓜,解剖让学生对比哪个是黄瓜的种子,加深印象,或者可以帮助学生分类那些是蔬菜那些是水果等等,差一点的可能就是让学生死记住什么种子。这个过程我们始终在如何记住种子这个思维层次思考。而这次改革的目标是让你自己去发现这是什么种子,在合适的土壤中(情境)种植,让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长素养),这个过程中不仅从果实中看到了种子的真实面貌,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种植植物这个能力,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光照、水分,获得了培养植物的素养,而这些知识通过概括获得了可以迁移的大概念,可以迁移到其他植物的种植中,我们不仅获取了辨识种子能力的方法,还能寻找到植物与种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说素养得到了发展。这个过程中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现象可能没有之前认识的种子多,但是我们深入分析的话,我们按照这样的认识种子的方式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方式,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是什么种子,而且生长出来的素养可以受用终身,而且知识是有用的知识。不是孤立容易遗忘的知识。
知识和素养的关系就是种子和植物生长过程获得的能力之间的关系,脱离种子后面的素养就无法完成,也就是说知识仍然是核心,改变的是认识种子的方法,即国务院颁发的文件中提出的“育人方式”的改革,是教育知识方式的改革。脱离知识一切都是无用的。
所以本轮课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花里胡哨瞎搞,好像搞个花样就是符合国家的课程改革理念,这样带来的结果会让我们那些脚踏实地的老师盲从,不知所措。倘若我们理解了,课改的最终目标是我们目前知识的升级,不可脱离现有知识,只是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我们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老师才有安全感,知识的自信感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