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姜炎文化在渭滨区转化和发展的思考
快乐有趣
[摘要]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姜炎文化,是发祥地渭滨区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赋予姜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姜炎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还要找到与新时代的对接点,寻求多元元素共同对接,将姜炎文化与现代的、时尚的新元素相融合,在推进渭滨区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炎帝 姜炎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渭滨区是炎帝故里,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全球华人的老家。几千年来,炎帝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和“医药之神”,炎帝制耒耜播种五谷,制陶器垒土建居,尝百草首创医药,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的新时代,实现姜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渭滨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工作。
一、认清历史责任,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姜炎文化的缔造者是炎帝。姜炎文化,就是上古时期,炎帝率领姜炎族在其原生地――宝鸡渭水流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姜炎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三皇之一的姜炎文化,在这一丰厚文化链条中是重要的一环。他上承燧人、伏羲以“渔猎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下启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姜炎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奠基和文明起源的基石,渭滨区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姜炎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姜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其自身体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渭滨区市围绕姜炎文化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姜炎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以姜炎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上取得较好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有效方式。姜炎文化的转化和发展,需要用现代理论、现代技术和管理去创意其原生体系,为其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性。只有不断地转化和发展,姜炎文化才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当今时代,才能够更为有效地保护、传承自身体系,提升自己的生存活力和时代价值。
(二)姜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渭滨区的地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姜炎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是渭滨区最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根基。渭滨区建设最俱幸福感城市,离不开姜炎文化的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产业承载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将会创新生产方式、激活消费潜力、改变生活方式,为“双循环”发展格局带来新的活力,让经济社会展现新气象。因此,姜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渭滨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性文化品牌的树建、文化影响力、文化凝聚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和谐等都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三)姜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渭滨区的对外开放事业具有积极的文化先导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天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积淀。丝绸之路曾经是姜炎文化最集中分布、东西方文化融合最频繁的文化长廊。渭滨区是中国姜炎文化的核心区域,连通西北和西南,是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桥梁。对外经济合作要以文化为先导。因此,将姜炎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提炼和创意姜炎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姜炎文化为人文纽带,与沿丝绸之路地区形成广泛的文化共识,共同打造以姜炎文化为特色和主题的文化交流、文化产业体系,无论对渭滨区对外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还是对“一带一路”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其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的提高都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二、不断探索实践,推动传承发展
姜炎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结合新时代的社会实际,对今天依然有借鉴价值的观点,在赋予其新的内容的同时,用新时代人们比较通用和熟悉的文字表述出来,而创新性发展,则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和需要,续写新的篇章,使这篇大文章的内容得到拓展、丰富和发展。
(一)深化姜炎文化的学术研究与科学阐释。姜炎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哲学智慧,需要学术界进一步做好搜集、整理、挖掘、精选、研究与出版等工作,让姜炎文化中的传世珍贵文献与最新研究成果得以面世。对于姜炎文化的学术研究,要在深入历史、深入时代的语境中进行,要在思想体系、学术体系的构建上下功夫,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科学阐释,使其能够在渭滨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对姜炎文化进行的深入学术研究与科学阐释,同样也是加快渭滨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继续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进而带动渭滨区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鼓励健康活泼的学术争鸣,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二)加强姜炎文化的教育培训与宣传普及。找到姜炎文化与新时代的对接点,予以重点传承发展。炎帝精神,即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到今天,这种精神已升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姜炎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对于人文精神的涵养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渭滨区可结合城市建设,主体侧重于党员干部、青年学子,着力推动姜炎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家庭。一是从学生抓起,可以开设渭滨区乡土课程,使中小学生增强姜炎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向他们普及姜炎文化知识,这也是提高渭滨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举措。二是从社区抓起,可着重加强民间书院、乡村和社区传统文化讲堂的阵地建设,逐步提升民众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姜炎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载体,采取理论宣讲、示范带动、文艺宣传、基地建设等模式,不断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三是从宣传媒体抓起,积极利用现有各种媒体包括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地对姜炎文化进行立体报道宣传。同时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增强对姜炎文化的普及并提升民众的人文素养。四是从城市窗口抓起,在火车站、高速出入口、汽车站等全方位地宣传炎帝故里历史文化,让途经的旅客渭滨区有一个新的认识。五是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民间团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姜炎文化培训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加大姜炎文化的保护继承与传承弘扬。姜炎文化的保护继承与传承弘扬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渭滨区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区,在坚持革故鼎新、博采众长的原则下,可姜炎文化进行认真挖掘保护与传承弘扬,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目前,需要对姜炎文化中蕴藏的“六大”时代价值,即: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文化基因价值;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信仰认同价值;治国理政的政治镜鉴——政治资鉴价值;道德建设的国粹经典——道德教化价值;国学教育的传统教义——教育传承价值;中华复兴的动力源泉——精神激励价值,采取各种措施传承弘扬。推进姜炎文化建设,还需要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监测等工作逐步制度化与规范化,不断加强对重要文化遗址的科学保护与修缮。要扎实推进姜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保护、传承人群研修研习、传统工艺振兴等工作,推动文化遗产的成果编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行动。在对姜炎文化遗产进行维护开发与展示的基础上,要寻求多元元素共同对接,有必要采用数字化科学手段进行深度保护维修与开发展示。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农业革命的开拓者。所以,以农立族的姜炎族所创立的姜炎文化,对华夏民族以农立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开中国文明起源之先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传承和发展姜炎文化,对推动渭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首先,引入文化创意机制。姜炎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从而显示出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在推动姜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入文化创意机制,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方法,使其与姜炎文化进行融合,在内容、手段、方法、渠道等层面进行创新,找准姜炎文化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渭滨区需要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创造出受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优质文化产品,使姜炎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芒,从而让渭滨区人从中真正获得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滋养。
其次,加快姜炎文化的推介传播。当代中国需要姜炎文化。推动姜炎文化建设,就要将鲜活的文化创意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推进交流、推介与传播方式的升级换代,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要构建政府社会联动、文化资源共享、各方优势互补的协同体制,深化拓展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既符合观众心理需求、欣赏习惯,又具有渭滨区特色、渭滨区风格、渭滨区气派的文化艺术精品,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格局,提升姜炎文化的现代传播效益与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姜炎文化的影响力。选择适当地方建立姜炎文化遗址公园。公园内可建立姜炎文化碑林和文化墙。在石碑刻上历代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炎帝的诗、赋、篇章,作为研究姜炎文化的实物资料。以文化墙的形式,设置姜炎文化宣传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艺术形式,再造城市文化基因,展示姜炎文化的魅力。
第三,广泛开展交流传承工作。一要建设高规格、永久性主体建筑-----“姜炎文化论坛”,适时在炎帝故里举办“国际(世界)姜炎文化论坛”,以促进世界文化健康发展。国内范围的“姜炎文化论坛”每年可举办一次。要注册会日常工作机构,对接论坛海外联络分部,改革创新论坛网络交流平台,充实商务展览、业务对接、产品推广、技术孵化、合作交流等服务,不断壮大和发展论坛组织网络,在渭滨全力打造永不落幕姜炎文化论坛平台。二要设立姜炎文化节。借鉴外地经验,定期举办以宣传、展示、研讨、论坛、招商引资为一体的国际姜炎文化节。四要申报中国姜炎文化之乡。以渭滨是炎帝故里,是姜炎文化发祥地为依据,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中国姜炎文化之乡,使之成为渭滨区地域文化的品牌和标志。五要筹办每年一届的“中国姜炎文化博览会”(简称“文博会”),设计策划如古典家具博览会、动漫节、书香节、工艺美术品博览会、食品博览会、文化节等展会资源,并吸引参会或合作办会,每年轮流选定展示主题和配套展出内容,努力把“文博会”办成展示姜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四,构筑姜炎文化产业群,争取在姜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方面有新突破,解决姜炎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一是成立姜炎文化的产业集团。大手笔谋划,高规格运作,将姜炎文化培育成本区文化旅游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具有传承与展示姜炎文化功能的特色文化产品制造业和影视文化产业。支持反映姜炎文化特色和社会生活的影视、戏剧、摄影、书画、文学等作品的创作与生产;壮大配套产品的生产规模,打造精品,传承和发展姜炎文化文化精髓。二是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积极推动姜炎文化传承弘扬与科技、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跨界和融合,焕发传统文化活力。重点围绕姜炎文化,发展数字影音娱乐、现代创意设计、新型网络传媒和智慧旅游休闲等重点产业门类,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出品牌,推动姜炎文化大众化和国际化,使之成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建设一批姜炎文化特色风情小镇。依托原有老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配套设施,引进港澳或国外资本和建设理念,共同打造一批如 民俗村那样能体现传统风貌的小巧、精致、文化气息浓厚的特色风情小镇。特色风情小镇应突出姜炎文化特色,要集展览、表演、传习、经营为一体,展览姜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演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对外来游客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让姜炎文化在建设美丽渭滨的进程中展现独特魅力,充分体现当代人的精神追求,进而使其成为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