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记者柴静出书《看见》,和她所主持的新闻节目一个名字。柴静的书和她的采访一样——透过故事,看事实。书里的话语平白、真实又富于哲理,给人以感悟。
一、内容概览
柴静开篇直言,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柴静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她记录了很多平常的生活、工作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象作者在书里说的:“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二、成长过程中的看见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可能也是此本书收获读者们“真实”这一评价的原因,毕竟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
柴静将从业十年间所听到、看到的一系列故事,用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经历串联起来,在看见世界的途中试图看见自己,又在看见自己之后重新审视世界。
柴静书中的人物,并无一个普通人,这种不平凡不在于金钱、地位或是形貌,而是在于他们所为之事——他们都在为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好做着一些看似很傻的事。整本书好似一场悲壮而圣洁的祭礼,每个挣扎着的人物都变作镜子,映照出赤裸、麻木的看客们,包括读者和作者自己。
柴静试图通过自己的成长获得更大的视野去看清世界,却慢慢意识到,苦苦探寻的答案就在自身的成长之中——人活在这个世界,人却不仅仅为了世界而活着。
三、看见背后的成长
我们直面这个世界的矛盾、谎言与贪婪,用一己之力试图拨开云雾探寻消逝的真相,可我们总是很难给世界一个都满意的公道,更无法消除充斥在各个角落的冲突。
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执着地行动、行动、再行动。然而,我们需要力量支撑自己走过荆棘的路途,在熹微的晨光中拼命想象日出的辉煌。这力量将最终用于这个世界,所以这力量来自对这个世界的看见、对这个世界的审视——我们可以看见,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人在渺小的一生中为微茫的理想跋涉,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可以看见,我们所为的一切即便不能立即改变这个世界,但已经足以感动一些善良的人,但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担子,把我们的脚印踩得更稳更实。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讲: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世界就在那里,但只有看见自己,才知道自己该选择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想看见什么样子。而我们往往比自己想象的更善良,正如这个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希望,人们为推动世界进步的每一份努力,无论是正确或是错误,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后人乘凉,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无论何时都不放弃看见的态度本身,或许就已经有了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