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负面情绪,我们可能心理比较抵触,谁都想不想和焦虑、愤怒的情绪打交道。但负面情绪对我们也大有用处呢。
在《头脑特工队》里的五个小人代表着我们的五种情绪: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
电影里的主人公茉莉因为恐惧懂得了远离危险,厌恶让她懂得了分辨喜好,愤怒让她学会了怎么保护自己,悲伤她更敏锐地感知情绪,快乐让她无忧无虑。每种情绪无论好坏对我们都有作用。
就拿焦虑来说,它会让我们注意到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优先思考解决方案,当问题被解决后,普通的焦虑就会消失了。这种焦虑对我们来说是有益处的。
但如果长期处在焦虑中,我们就不能关注当下的事情,而把目光投向了小概率坏事发生,这种焦虑会反反复复影响正常生活。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呢?今天这本《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教给我们不要想解决焦虑,而是改变我们与焦虑的关系。
作者卡波奈尔博士很擅长讲故事,每章都由许多案例以及幽默的语言描述焦虑的过程,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解决焦虑?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生理结构决定的,焦虑设下陷阱的机制是让我们把不确定的感觉当成危险。
我们误以为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思想,但其实我们并不能。当我们感到害怕焦虑的时候其实是大脑里的杏仁核在工作,它不使用语言,只能通过联想来学习和记忆,因此我们即便拼命劝说自己停止焦虑,对方压根听不到。
因为杏仁核有联想功能,所以再遇到类似事情时,它又开始行动了。我们如果尝试停止思考某事,反而会更容易思考这件事。
难道就没有应对方法了?还真有,类似脱敏治疗。当我们产生害怕时,就是改变杏仁核记忆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怕狗,唯一办法就是接触狗,让自己从害怕到不害怕。等下次再遇到狗的时候,杏仁核就不再起作用了。我们只能与想法和解,而不能与其对抗。
在《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一书中提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看待焦虑的态度。比起对抗焦虑,学习如何接受和应对焦虑是更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说出一件最近一直让你烦恼的事,用不超过25个字说出这个典型焦虑最糟糕的一面。前两个字肯定是“万一”。
如果你一个也想不出来,平时可以养成记录我们的焦虑次的习惯。比如随身携带固定颗数的薄荷糖,一旦出现“万一”的想法,就拿出一粒糖。坚持记录自己想到“万一”的次数,慢慢的我们就会养留意这些想法的习惯。
第二步,在一张纸上从1写到25。
第三步,站在一面镜子前,看着自己大声、缓慢地读出你写的句子,读25次。读完一次就划掉一个数字,直到读满25次。
如果不想这样,也可以简短录制一段以“万一”开头的表达焦虑的音频,30~60秒就行,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循环播放我们的焦虑音频。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接纳大脑产生的我们不喜欢的想法。听听我们内心的想法,试着不去反驳。重复焦虑有利于缓解焦虑,因为我们接纳了焦虑想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精力和注意力重新放到重要的事情上。
马克·吐温曾说:“我一生中见过许多糟糕的事情,其中只有一部分真的发生了。”
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摆脱焦虑,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它,对待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它说它的,我们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