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步绾老师在谈写作|纸上电台《漫谈写作的灵感和灵性》的分享,仔细地阅读了好几遍文字稿,又翻看了她几篇文章,深受震撼:该有何等的文字素养、天赋灵气,才能把文字写得如此精致讲究、活泼灵动、美不可言?我这样一个粗通文字的人,是不是该就此封笔不写,以免亵渎了如同精灵般的文字,耗费了自己的同时也糟蹋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但终究敌不过强烈的表达欲望,我还是忍不住想把粗浅的心得体会用拙劣的文字倾吐出来。
步绾老师诗一般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文风令我非常仰慕、望尘莫及。这样的高妙水准究竟如何才能达到?从她的文字里我找寻到了如下答案:
一、沉静地阅读
看见我一有闲空就埋头写东西,很少读书,刚入职高中任教的女儿总说:"爸,只有高质量的输入,才有高质量的输出。你要多读点书才行!"我嘴里应着,心里却颇多不服气:你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不见写出点东西来?这读书呀,不光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你光注重看有字书了,人生、社会这部无字书是否也用心阅读了……
欣赏到步绾老师惊艳的文笔、诗意的表达、灵动的文思,再联想到自己干巴的文字、乏味的陈述、刻板的思路,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不由地想起一句古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虽然并没奢想自己的文字能流传下去,但总要让有缘的读者多点舒服感吧!
这就得像步绾老师那样注重阅读,并把从中汲取的灵韵"内化于心",这样写作时笔下才能流淌出"滚烫的言辞""云端上的紫燕''"飞翔的精灵""令人着迷的美"……
如何阅读?我以为步绾老师说的"沉静"二字至为精要,沉下心,静下身,才能全身心投入,逐字逐句咀嚼、放电影般再现,或许还要来一场无边无际的遐想……这样书才会读得通透。
如我一般文彩不好的,不妨先侧重一下古诗文的阅读,不必急功近利,慢慢读,细细品,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之下,笔间自会演绎音乐般的旋律、画图般的绚烂!
二、用心地感悟
生活犹如万花筒,纷纭繁杂,只有用心感悟,才能于其中发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如:步绾老师提到她仅有的一部中篇小说《女人依梅》,源于她听说的一个故事。生活中的聊天实在太多了,如果缺乏了一番感悟的用心,步绾老师肯定会错过这个几乎拿大奖的创作灵感。
想想自己听到的故事也不少,其中也不乏有感触的,却从来没有深入思考、用心感悟,以致写作时除了个人的经历之外,便觉得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真是白瞎了那些用粗陋包裹着的"真金白银"!
做生活的有心人吧,即使如聊天这样消遣娱乐的事情,都有可能催生出写作的瑰丽之花。
三、真诚地写作
真诚地写作就如步绾老师所说"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不要附庸风雅自以为卓尔不群,就像健身、购物、打牌,不是生存的必需也不彰显高贵,却可成为快乐之源"。
也许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她才写得那样随性快乐、轻松灵动,"不用担心读者的鉴赏力,也不用考虑是否有人愿意去懂得",也才会有"文字不喜热闹,它在孤独的时候最美"这样的写作金句。
反观自己的文字,有时会不自觉地端出一副"高人一筹,似是教化人"的面孔,以致严肃矜持、装腔做势有余,活泼灵动、真诚恳切不足。当然,也有诗文功底薄、写作功力差的原因。
真诚还饱含着对文字的"虔诚与敬畏",正如步绾老师所言"文字是脚下的大地,广袤、厚重、深沉,无论怎么膜拜都不为过"。所以她写文章时对于文字特别讲究,既追求文字之美,又指出"忌弄文而失质";完成文章后"会朗读,简炼语言,修正标点,注急衔接是否自然,会有一些润色"等。
步绾老师对文字的这种虔诚与敬畏使我深为感动、深受教育,此后怎敢怠惰了对文字的追求?
真诚也意味着要承认"坚持,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唯一条件,还有热爱、天赋、悟性等等,其重要性丝毫不逊甚至大过坚持",但又不必沮丧,"只需要朝向那闪闪发光的高原,信步而行,这一生便有了着落,不再慌张"。
步绾老师的这番话既让我浮躁狂热的写作心态得以冷静降温,又让我认识到原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是一种写作的成功。
谈到这里,似乎还没有涉及到步绾老师讲的"抓住灵感、呵护灵性"的主题,那就顺便谈点自己的看法吧!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曾言"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说明灵感、灵性的重要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习写作。
但学习写作者尽可不必灰心,岂不知不通灵感物而能通写作之道,何妨不反其道而行之。学写作之道而启我通灵感物之机,相反也能相成,全在用心会意罢了!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自己及所有写作小白们都能通过努力,练就出如步绾老师一样优美的文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