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总是脆弱的,但大自然可以通过这种脆弱使自己不断变强。”
昨天我们得知,“试错法”是人类科技发展中被忽略的功臣,而其使用者(技术人员、工程师)正是通过一点一点的试错,使“新发现”得以改变人类历史。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的发展是遵循“人类需要”这个规律发展的,但真的是这样吗?
大自然是一个有着几十亿年经验的“发明者”,它通过“基因延续”的两种方法,创造出许多“生物特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而这两种方法是——“随机探索、试错法”,这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不会偏爱任何一种生物(当然不包括人类),它只会考虑如何让自己(指大自然本身)不断延续下去。大自然由各种生物族群组成,而生物族群的个体,则是通过“基因”产生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会出现“错误”,这个错误是“随机的”,而地球环境的变化也是随记的,因此大自然就通过不断的“试错”,排除掉无法适应“地球环境”的生物,有些生物虽会灭亡,但大自然本身却会延续下去。
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大自然,它同样适用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等等”,例如“餐饮业”,这个行业的强大且持久是基于其个体(各个饭店)的脆弱性而产生的。该行业里,充当“地球环境”的是“消费者,如果一个饭店无法满足某一类型的消费者,它就会被淘汰(时间问题)。
人身体的内部也有这种机制,如果人的身体遭受病毒或细菌入侵,那么身体内部会通过牺牲某个细胞来保全身体,而身体也会通过产生抗体来应对下次入侵,这就是人的“免疫系统”。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其都是通过“试错法、随机探索”这两种方法而得以发展。回看人类科技发展史,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从0到1”是靠科学家们的“随机探索”,“从0到多”是靠工程师、技术人员的“试错法”。
那么这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放到明天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