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小镇上,每年正月15都要闹元宵。
闹元宵从初9就预热开始,原本两百人地大街上,突然涌现出四五倍的人流量,到了正月十五的最后一晚,还有可以呈幂数增长。
这是一场关于吃、喝、玩、乐的节日。
且说吃喝,平时里少吃的烧烤成了节日的重头戏,一条街的四分之一都是烟熏火燎,到了晚上,躁动的音乐,五彩的灯光,更是把这一片区域划成堵的水泄不通。
挂羊买羊肉串的正经商家:
现杀羊肉的店铺大概有三家,杀了羊,挂在店一侧,一人取肉用竹签串好,两人负责变唱边跳。新疆的小伙子都善于舞蹈,随便来个动脖舞,就逗得路人买不开腿。
一边烧烤,一边快手~疯狂的音乐烧烤吧
烧烤段上大部分的人群都集中在音乐烧烤吧之前,Dj现场打碟,音乐声轰隆隆震到心底,加上有部分人配舞,将这一块堵到过路,我都要捂住口袋里的手机。
朋友说,这个DJ,他在快手上见过,还小有名气。果不其然,我们绕道背后,看见他架起的手机,这个时代,连烧烤也不只是在火炭上刺溜刺溜啦~
羊肉串重头戏说完,回归平凡的肉串~肉串虽常见,但也抵不过万马八千
再说说其他的吃食,北京烤鸭从北到南,还是“肥得流油”不说我刚吃饱串的肚子,但是路过,也想顺手牵鸭,烤到焦黄,泛着光泽的全身,在灯光的映照下,放佛勾着手指头对我说:“来呀,带我回家。”
赤条条的活色生香。
民俗也有洋玩意儿,印度飞饼 正门演示。
第一次见到印度飞饼摊面的时候,人群都拥堵在这一块,我被挤在人群外,看着一个印度厨拿起白色的面团,在手上揉了两下,就开始让饼飞一会。
那天飞饼主人心情很好,单手抛饼,双手甩饼都演示了一遍,四川人操着乡音的普通话:“牛逼了!”
飞饼制作的过程耐看,但其实就是在饼摊开后,放了菠萝馅,或者榴莲,香蕉,撒上白砂糖,用油煎到金黄即是了。
网红冰淇凌,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前几天刷微博,刷到可以吐烟烟的冰淇淋,才有幸知道“七窍生烟”的说法不无根据,没有到转身就在这里碰见了。
这款冰淇凌其实是煮出来哒,在锅里煮到掉了水分,所以刚拿到的时候完全就像是假的冰淇淋一样,脆脆的,有了吃冰淇淋味薯片的即视感。
我的嘴巴不够大,保不住整个冰淇淋,用勺子捣开了吃,嘴里的烟就没有那么大,路边有人从鼻子里冒烟出来,请问我是看到愤怒的黄牛了吗?
哈哈哈……
赶在大街上看花了眼,糖果酥饼一律过滤,飘忽不定的眼神落到锅盔身上,锅炉里的元宝盖,夹着牛肉,猪肉,葱花,悠悠的香味牢牢地往鼻子里钻。
过了军屯锅盔,转弯的地方,一群人行成四四方方的尖角,我顺势凑上去,朋友指着一条正要被钓上来的鱼,说:“快看,上钩了!”
我循着水花,一条一斤的鲫鱼被鱼钩线套住。
这里的四方水区是闲人钓鱼点,20块钱一个人,一根鱼竿和鱼线,可以不断地钓鱼,钓上来钓着直接提走,但有禁忌:鱼上钩后,不准扣鱼嘴,手不准放进水里。
成都多垂钓者,一条小河或者公路边的水塘,常有人躲在草丛间静静等待。朋友前两天来这里掉,一根鱼钩掉了两条多达4,5斤的鱼,完全图个乐子。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偶然间在路边见到粗粮小吃,玉米饼,现场研磨,现做现炸。
90后冲着稀奇买两块尝尝,70、80后完全是一袋一袋往怀里踹,不时传来回忆里的故事,小时候推磨摸出来的就是这样,还没有这样上好的玉米,不如这般金黄。咬一口,还是那个味道,像是站在锅边,没等饼沾碗,顾不得烫,就进了嘴里的模样。
在成都,没有什么是一顿串串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再来一份冷锅串串。
以前有朋友问我,冷锅串串是什么串串?
其实就是串串在大锅里煮好以后,放在汤盆里端上桌来。说是冷锅,大概是刚上来的时候,冒着热气有些烫嘴,但是一边吃着一边就满满变冷,待串吃饱,汤也冷到最佳可以的喝的温度。
但是,四川人都不喝冷锅串串的汤。
吃好串串,走回主街,刚想拍拍鼓起的肚皮,就被身后的吆喝声吓了一跳。
红彤彤的碗碗草莓压在绿叶上,我激动不已地打了个饱嗝,后悔自己没留点肚子给水果。侧身到路边被会跑的玩具车吸引。
记起小时候,隔壁的小男孩经常拿着他的模型赛车找我来玩,我们在凉席上接好轨道,一人拿着一个电动玩具车,数到3,2,1,就为自己的赛车加油~
事情已经隔了快要10多年,现在看到轨道上旋转奔跑的小车,周围的景色远去,像是还能回去遥远的童年时期。
朋友催促我快走,我回过神,再抬头,天气已经快黑下来了,拥挤的人群里没有缝隙可以让给回忆和忧愁,躁动的空气提醒当下才是盛典,我们磕磕绊绊地在路上像是吃了乌龟搬慢慢爬行。
元宵的重头戏最终用了马戏团结束。
鹏飞马戏团年年都来,前几年只要几块钱,前几天20快钱,我们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最后一场。票价涨到了30元一人。索性买上了票,等了不多久就进了搭了好几天的帐篷。
这是我第一次去看马戏团,记忆一直停留在《苦儿流浪记》中的描述。
开场带我们回到了80年代的上海滩,《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伴舞活生生的展现在我面前,请问还缺主场吗?说不定我可以顶上。
节目刚开始是杂技,大小杂技演员都有,小的可爱至极,大的演出卖力,但是到最后换来换去都是这几个演员,就开始视觉疲惫。中间的柔术表演,连表演的小女孩都在台上开始犯困了。
高空吊环,还是不错,靠着绳索的力量,空中的慢动作,配合恰当的音乐,让人觉得心里隐隐觉得温暖。看的人都静悄悄的,没有呐喊,也没有助威,最后是连绵的掌声。
马戏中间有朋友想看的“气功”,我们坐在舞台一侧,大师背对着我们,从台下上去的三个男人顶着木板,我半眯着眼睛硬是看见笔直的钢筋完成弧线,虽然震撼,但是任然心有余悸。
我一直等着动物表演,说马戏团里肯定有动物,没想到最后硬生生的是等到了主持人说结束,连猴子都没见到一个,失望是有的,但是跟着人群退出去,周围的黑色包裹着眼前这片歌舞升平的场地,心情慢慢回到兴奋。
回去的路上,我回头看了后面刺眼的光亮,是不是有孔明灯出现在头顶上方。
这样的狂欢会持续到凌晨12点,等到明天,这里还是一片寂静,回到那个安静看起来不足千人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