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力量

推荐老梁的这期故事汇。

1910年,大清帝国以其摇摇欲坠之身,竟成功阻击了来自西伯利亚,险些祸及全球的哈尔滨大鼠疫,不得不说是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也是老大帝国为数不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做对了的事情。

余今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防疫是医学,没有当时的医学进步,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传统医术,都不可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其结局必然是中世纪夺走数千万人生命之黑死病的再一次重演。伍连德通过解刨遗体弄清鼠疫的性质,没有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现代医学的手段为当年战胜肺鼠疫提供了医学准备。

其二,危难之际,大清居然有人可用。伍连德是剑桥史上第一个华人博士,大清首屈一指的代表着当时新医学顶级水平的大学者。大疫之前,大清竟有这样的人才储备,此袁宫保设立新军军医学堂之功也。

其三,外务府右丞施肇基亦为留美博士,著名外交家,价值观念与世界同轨。危难之际,知只有伍连德能堪此大用而无出其右者,因此竭力举荐。此伍连德之幸,苍生之幸也。

其四,清廷既用贤能,始信。伍连德一介书生学者,防疫期间,职责权力大到简直就是事实上的三省总督,统领全局。其基于医学的抗疫主张,无不得以实施。民无连花清瘟之愚,亦无超市抢盐之惑。此一时也,皇权让位于科学。就事论事地讲,大清当年的确是做到了。

殊可叹也!大疫之时,我们以往印象中腐败无能的清廷,何以能放下身段,开明至此?为伍连德拱手相让,言听计从?那施肇基毕竟是喝过洋墨水儿的海归,有国际视野,知兹事体大,舍伍连德无堪大用者。怎奈摄政王载沣、东三省总督锡良、外务府尚书那桐等亦不失德,厥功至伟。三子皆满人也,权倾朝野,亦能审时度势为伍连德之科学主张保驾护航,马首是瞻。认知能力到这个程度,岂不令今人汗颜?完全颠覆过去我们从课本上得出的印象。可知清末之师夷欧美,预备立宪,岂虚言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战国策·赵策 壹 1910年秋末, 宣统二年...
    红尘久客阅读 6,129评论 116 278
  • 1911年3月25日,奉天料峭的春风寒气逼人。 这一路34岁的施肇基心里沉甸甸的。 本来,他推荐伍连德博士遏制了肆...
    占芳阅读 871评论 3 30
  • 有一种情怀,来自血脉传承;有一种担当,源于现实失衡。十九世纪的海外游子,大概是最能感受到祖国的重要,最能体会“强有...
    陆子飞阅读 5,073评论 54 336
  •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公共卫生学家,他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微生物学、流行病学...
    会宁248南有亮阅读 465评论 1 2
  • 1910年夏,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出现了由土拨鼠引发的鼠疫。9月16日,在俄国的达乌里亚发现了首例患者。有华工前往...
    芥子书屋阅读 726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