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节假日里最开心的总是小朋友,但谁又不是从小朋友变成大人的呢?
长大后的春节就再也没有那么单纯了,吃在嘴里的年夜饭不像小时候那么香喷喷的,反而要担心吃多了会长出二两肉来,穿不上新一季的春装。
小时候每次都要守在电视机旁看的春晚节目,现在还没播出就已经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大概连吐槽的点都跟往年没什么区别。
走亲访友再也没人给红包了,转而变成掏钱包的那个。
一年到头难得一见的七大姑八大姨,看上去都不像小时候那么亲切热情了,她们一笑你就能读出其中的意思:不是要问工资就是要问对象。
儿时一起走串街头巷尾,一起放鞭炮的邻居小伙伴,如今见面只剩下点头尬聊。
春节留下的只有儿时愉快的回忆了。
那些年纯真质朴的春节,如今只能在文人墨客笔下的文章里体会了。
年货
在北方,从腊月初八起,就进入春节的步调了。从这时起,“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就开始涌进人们的视野中了。“
过去的春节备置年货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年货必须要及早备办的。
“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的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
用心又充足的准备总是让过年多出几分与众不同的滋味。
祭祖
过去的春节是要祭祖的,不可或缺的仪式感让年味更浓。梁实秋的《北平年景》里就说到,
“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怒目。这时节孝了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是撤供,围着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祭祖的仪式虽说来不及慎终追远,也会让小辈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漂泊在外久了,这种归属感就更加珍贵。
年夜饭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大家集体围在一桌,吃吃喝喝,有说有笑。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纯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内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
过年若没有传统菜目,总觉得缺点什么。这些年菜正是春节的象征。
闹元宵
一般过年要过了正月十五才算结束,这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有这样的描述。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地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在这一天,大家一起吃汤圆或者元宵,小孩子们放鞭炮。春节的最后一个热闹在这美好快乐的日子里结束了。
转眼,又迎来了平日的生活。
今天是大年二十八,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愿我们都能不去管年岁如何,照样开开心心享受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