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有些话 ,要你自己说出口这一篇时:一个气急败坏的老师和一个茫然甚至木讷的孩子。他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订正作业,还得等教师自己强行按耐火气后,再去辅导。那时候师生的心头,皆不自在。可是我不想直接批评你,如果可以我愿意让你自己感知羞愧,而不是惧于成年人声色俱厉的批评。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不想直接批评,而是让他自己感到羞愧,回想活动课时,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在解散自由活动后,去到别的班找他的好朋友一起玩,但是并没有告诉我。我发现的时候他正玩得很认真很高兴。我没有大声地斥责他,反而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他说不对,我继续问他:你觉得哪里做得不对,他说:我没有提前跟老师说自己就跑到别的班去玩了。我说对啊,你没有跟老师讲,老师也不知道你到底去了哪里,那是不是老师要放下这边的同学去找你呢?他低下了头。我说:以后知道要怎么做了吗?他点点头。
如果我大声训斥他,那么我们两个人的心里都不自在,他失去了玩游戏的兴趣以及心情,这一节课他也会上不好,我也会因为这点事而生气。
有时候孩子懂得羞愧,并因此开始积极主动的去努力,其意义远胜于被教师训斥之后的消极被动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