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读书心得16
尹烨是科普界的名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对话节目圆桌派,尹烨以极其丰富的知识量,严密的逻辑全程高能输出,让主持人和其他嘉宾听得一愣一愣的,几乎插不上话。听他讲话,就一个字,爽!
尹烨自己说,巅峰时期他一年要看400本书,忙的时候也要看200多本。所以,每一个的高光的阴影下一定有超乎常人的积累和付出。
看俞老师的书,买了好几本书,包括《生命密码》。不仅仅是对书的内容感兴趣,也为这些高人的思想诱惑,想看看他们是以何种方式,逻辑来阐述要表达的知识和观点。
01 生命的意义
2人的访谈信息量也很大。核心是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在生命的尽头,回眸之时了无憾事。正如《死亡诗社》中的一句话,“我不要在我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没活过”。
尹烨曾说过,死亡其实是一种程序,它是写在基因里的。听上去很悲观,早晚一死,好像什么都是命中注定的,所有的奋斗挣扎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宇宙会归于虚无,会走向死寂,但依然不耽误我此生为人的目的,因为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旅途的风景,你体验过的一切就是你的一生。这是尹烨的话,很文艺,但很打动人。我更想说,体验过你想体验的风景才是了无遗憾的一生。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有基因程序固化,但在这个程序里,人的自由意志,否定权、选择权会让这个程序产生无限条件取舍和多样的命运走向。这就是人要去努力、去奋斗、去想象、去改造自己人生的意义。
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角楚门从出生就过着被设计好,被观摩的“快乐”人生。当他发现真相后,决然选择了放弃被设计好的安逸和幸福,走进身后那个黑暗的,充满未知和意外,但却真实的世界,因为这是楚门内心想要体验的人生。影片最后有句经典台词,楚门对导演说,“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这句话是楚门对过往的释怀和对未来、未知的豁达。
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做了什么而后悔,只会因为没做什么而遗憾!
02 一定要志存高远
尹烨在访谈中解释了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公司,一定要选志存高远的公司。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志存高远的公司,一定是有大使命,做大事、有更高要求的公司,会吸引更多的高人、牛人和资源,而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20岁的时候跟对人,才有机会在30岁的时候做对事。难的事和对的事往往是一个事。
这部分语录很出彩,说到底,人始终要惦记着往高处走,眼光要长远,不要把自己陷在小富则安,小满则足的安逸圈中。志存高远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姥姥说的是,人生就要上山顶。都是一个道理。
03 重塑生命观
不管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人应接惶恐,还是内外的压力让人身体失衡,内心焦虑。在生命的过往中要学会重塑生命观。
首先,身体要健康:规律睡眠,适度运动,保持快乐。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免疫力是人体的防线。让身体能跟上自己的心,同时,不成为他人的拖累。
其次,身心要愉悦:快乐的来源很多,比如:
正念积极的心态,无论再难,都要心存希望;
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活在总给别人找事,不如意的世界里;
远离渣人,远离破事;
培养自己的兴趣;
多寻找内啡肽的奖励,少一些多巴胺的上瘾。
最后,自洽很重要:
自洽,是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认知与现实和解后的安心。俞敏洪说,一个人要能够把自己放的心平气和,既不傲然于世,凌驾于一切之上,也不自卑于尘土,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这是自洽的心态。
同时,自洽是人生成长的地基,一条螺旋上升的路。这条路上注定离不开读书和阅历。
尹烨说:知识圈越大,未知圈更大,知道的越多,反过来不知道的更多。读书不会让我们变成全知全能,读书唯一的作用是让我们不害怕未知,在面对未知的时候有能力去弥补未知。自洽有个很重要的意识是清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
用庄子的话收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应该会有很多不同场境下的解读,看怎么理解殆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