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老老实实教语文》
大学期间拜读过肖培东老师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相关著作,也是从那会儿起,心里开始对名师有崇拜之感,读过一些教育著作,尤其是看名师课堂实录,也时常会自我代入,心想着,若是有机会,能亲自感受名师的课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借此契机,满怀期待,参与这次教研活动。
肖培东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在自己的语文教育研究上有独特的见解,本次活动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课后为我们做了一场讲座,短短一小时,收获颇多,特此整理,和我的小伙伴们分享,也以便日后随时查看。
他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育教学。
第一,老老实实教语文
他强调语文老师应该牢记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他希望语文老师,“‘老实’‘教会’‘学生’‘读书’”。在语文的教育土壤中,老老实实,辛勤耕耘。将教学落到实处,要“会教”还要“教会”。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断“学——生”,让自己的教学也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当前“大语文观”背景下,“读书”显得尤为重要,多读书,多好书,这是对于每一个新时代语文老师的要求。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注重语文知识传授,注重能力的培养,以践行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教学。肖老师提出,“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课的样子,语文人应该做语文人的事,要用语文方法来解决问题,守住语文的命脉——语文味”。
第二,扎扎实实品语言
语文课堂还是要落实到“品”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深入文本,扎进文本,扎扎实实地品读语文。肖老师提出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老师的课堂并没有深扣文本,教学停留在表面上,以一种浮躁的风气展现在自己的课堂中,也有部老师,很善于借助多媒体,音频视屏齐展示,舞蹈歌曲共出现,华丽语言连成篇,看似丰富的课堂,实则学生并没有收获,课堂犹如放电影,学生的感知太少,品读太少。花里胡哨东西太多,扎实研读太少,这样的语文课实在是不应该再出现。他建议老师们应该注重表现力、捕捉力、鉴赏力和感知力的培养,他也希望老师们能在语文的教育天地里“开花结果”。
第三,真真切切教学生
在当下教学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在做‘基于学的教学’还是‘基于教的教学’”?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是“教”重要,还是“学”重要?大多会选择后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是否会因为学生课堂回答不顺畅,而急于把答案展现给他们?是否会因为下课铃声响了,而匆匆忙忙拖堂讲完知识?是否会因为公开课上,巴不得学生不用教就啥都会,来配合老师顺利地上完一节课?这些毛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现在想想,也许这样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所谓的“完美”的追求,可是,学生呢?拖堂几分钟的知识是讲完了,学生掌握了吗?公开课是上得完美了,学生真的学会了吗?想必对待这些问题都应持怀疑态度吧,我们都知道要坚持“生本理念”可是真正的落实到课堂上,又是什么效果呢?这也是我自身容易弄错的一个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加反思,多加改正。肖老师告诫广大年轻老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要考虑清楚我们当前的教学是“基于‘学’的教学还是‘教’的教学”。要时刻注意还原真实的课堂,注重细节的处理,真真切切让学生学有所获。
第四,灵动灵活讲艺术
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他强调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想办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会,巧妙地做好课程教学设计。时刻把学情考虑在自己的教学中。课堂设计,要灵活生动,最好的效果是要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学进达到高度统一。不忘“守本分”也不忘“谋创新”,期待在语文教育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课堂展示和专家评课以及讲座结束后,下午的活动议程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环节,由国家部编教材编委、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副主任和责任编辑朱于国作题为”认识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几个角度“的讲座,主要内容是对部编新教材编排理念的整体解读。
朱主任简要阐述了部编教材编写的意图,并对教材的体例、阅读体系以及各部分内容进行介绍。他指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有其体例上的区别。阅读体系里既有课文也有拓展阅读篇目以及整本书阅读。教材中既有以补白形式呈现或融会在习题、旁批中的陈述性知识,也有隐形于旁批、练习等的设计中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识。最后,朱主任对一线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善于解读教材这个大文本是有效备教的基础,准确解读课文这个小文本是有效备教的关键。具体而言,前者需要教师通过读单元说明了解单元学习重点,通过读课文确定各课教学重点及价值定位,通过读助读和作业系统寻绎教材编写意图并确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后者则需要教师认真阅读课文,把教参当做参考而不是讲课文本,参阅一些经典资料来更好地理解课文。
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收获颇多,心存感激,教育路上,菜鸟一枚,任重道远,不断摸索,继续前行。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