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差”是我自创的词汇,用来表示维度的差异。维差产生势能,从高维向低维的转变,导致能量的释放。就像高处的小球之于地面,具备了重力势能,小球落回地面的过程,就是重力势能释放的过程。反之,则需要外部做功,才能从低维提升至高维,从而储存能量。
类比亚里士多德“潜能-实现”的哲学思想,维差就代表着“潜能”;降维的过程,就是“潜能”逐步走向“实现”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维差同样代表着可能性,高维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当高维退化到低维,可能性也就消失了。
举个生物学的例子,葡萄糖是我们身体的能量来源,处于能量最高的维度。乳酸和水是葡萄糖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对应着释放不同数量的ATP(能量)。能量以葡萄糖形式存在的时候具有最多的可能性,既可以分解为乳酸,也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当能量以乳酸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就只能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了。这就是“维差”的不同,造成的“潜能”不同,即可能性的不同。
“维差”是能量之源,同维度的竞争则是能量消耗,取胜的关键是维差的大小。维差较高的,可以选择多样的策略,或快速降维形成饱和打击,或采用消耗战术,都能够取得竞争优势。所以,在人生的竞技场中,积累“维差”是我们的有利算法。
“维差”的提升要求我们主动迈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需要付出辛苦,才能有所积累。学习的内容就像巨石,升维的过程就是我们推巨石上山, 巨石越重,每提升一分积累的能量才越大。巨石不重,要积累同样的能量,就需要把它推的更高,总体做功是一样的。因此,学习总要不畏艰难,进一寸,有一寸的所得,有一寸的欢喜。
“维差”的积累过程虽然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却可以选择徒手推石,还是使用工具。这期间的差别就是“认知”。培养正确的认知,就像学习“易筋经”,虽然仍旧需要做功,但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认知是我们学习的底层操作系统,需要不停的升级迭代,才能更好的运行程序,更快的取得结果。
高“维差”会帮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难的时候,掌握更多的底牌和底气,使我们握有更多的选择权。为了这种选择的自由,尽量提升维差甚至成为了“刚需”。当我们把它内化为习惯,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也许感受到的就不再是劳累痛苦,而是能量被不断补充的充实感,以及目标被满足的快感。
这才是追求高”维差“的最高境界吧。虽暂不能至,实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