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育行业的大佬用最后的体面,身体力行地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
众所周知,由于双减,教培行业遭遇致命打击。
新东方股票市值蒸发2000多亿港元,退租了1500个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光装修费就花了六七十亿。
不仅如此,新东方还将辞退4万名员工,这笔遣散费想想都觉得恐怖。
可就是在这样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俞敏洪却干了几件漂亮事。
第一把学生学费退了;
第二把老师工资结了;
第三把8万套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
这8万套课桌椅都是崭新的,价值差不多5000万,再加上运输费总价值应该超过一个亿。
可俞敏洪却说:“课桌椅就应该放在教室,支持那些求知的孩子”。
很多破败不堪的乡村学校,因为新东方的课桌椅,教室马上变得宽敞可爱起来。
一个时代结束了,新东方和它代表的教培机构必须退场,但他捐献课桌椅的卡车仍然行驶在路上。
两者的对比让人莫名有些心酸。
俞敏洪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退场,他终究是个体面人。
看一个人的品行要看他的最低处,看他落魄时的言谈举止。
俞敏洪这一辈子,没少落魄。
出身农村,他三次高考才考上北京大学;
进了北大他又患了肺结核,必须休学一年;
大学期间由于家境贫寒,他一直是班里最被忽视的那个;
四年期间他 一直坚持一个人打扫宿舍,一个人为舍友打水;
留校任教之后他偷偷出去办班赚钱,最后被北大开除;
他刚刚赚到的钱又遭遇劫匪,差点连命都送掉;
创立新东方后,03年又遭遇非典,学校停课,学费必须退还,新东方面临2000万的巨额资金缺口。
原本被无数人看好的新东方,瞬间变得摇摇欲坠。
当时排队退费的学生,从4楼办公室一直排到一楼校门口。
可当时银行一天只能提取50万现金,俞敏洪几乎是一夜白了头。
然而他没有选择跑路,他亲自到银行找领导苦苦哀求提高了限额。
又四处奔走找朋友筹集了2000万,最终才度过危机。
俞敏洪很容忍,也很真诚。
汶川地震,帮扶偏远地区教育,社会公益也处处都有新东方的影子。
几年前鲁豫采访俞敏洪时问他:“你想过有一天新东方会没有吗?”
他回答:“早晚会没有的。如果有一天什么都不让我干了,我会开辆吉普车,一路朝拜,走到青藏高原,会很开心。”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更没想到的是,俞敏洪没有抱怨,而是坦然选择了一种最出人意料的离开方式。
我为什么要谈俞敏洪呢呢?
是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当今这个社会,体面退场,居然成了稀罕物。
情侣分手,互撕互掐越来越成日常。
创业失败,赖账跑路越来越成日常。
受灾生病,卖惨叫苦越来越成日常。
所以我特别敬佩那些即便深陷沼泽,也要坚持体面退场的人。就像俞敏洪,就像罗永浩。
作家亦舒曾写过一句名言:
“做人,最重要的是体面。一个人活在这世上,是需要一点高贵和美感的;这种高贵和美感,与智力无关、与财富无关、与权力无关,而与内心的底线、尊严、格局有关。这一点高贵和美感,就叫做体面。”
我们做人啊,应该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