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个人成长的求索之路上,不断地阅读一些大咖的文章,都提到了一点,就是写作能理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能把自己的输入通过内化再输出,达到真正的学会。
在简书上,似乎坚持日更就是一种成长的表现,是自我管理成功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也茫茫然开始了每天坚持一千字的写作。
其实,我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声音就是:如果一不小心写出了一部畅销书,那我可以开始一种靠写作挣钱的生活啊!
当作家!听上去很美。那就开始吧!
我来到简书43天,除了有三天没有更文外,每天都在“敲键盘不停”。
我为什么这么努力?因为我的耳边还充斥了这样的声音:日更能使自己养成写作的习惯,从表达不好到越来越好,那些成功的作家都是每天坚持写作的。当你把写作融入你的生活的时候,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知道很多专业的作家一直都坚持每天写作。比如近几年风靡中国的村上春树,我喜欢的女作家池莉,我不太喜欢的作家林清玄,还有写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路遥等等。
有一篇文章《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中写道:做一些事情,如跳舞、打羽毛球、锻炼等,如果每天去做就会形成肌肉的记忆,从而不断地重复并提高自己的水平。
当我阅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时,我才越发明白了,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力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某项领域比较专业的人士或自己理性地不断纠错中,练习一定的时间,最后更加接近优秀的水平。
那么,我们的写作是不是也能遵循刻意练习的做法,达到从平凡到优秀呢?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在一些变化不多的领域,比如游泳,打球等,这种刻意练习达到的效果是明显的。
但是写作在坚持的过程中,可以确定的是,从内心有些畏惧,到形成每天思考每天写作的习惯,同时,因为自己的信念的坚定,简书上某些读者对你的文章的支持,对写作这件事自己的信心会越来越强。
而在每天写作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引发自己的理性的思考:这一篇文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读者的喜欢,那一篇文章为什么关注者寥寥无几?从内容到技巧,你会慢慢总结出很多规律。从而更明确自己的形式和表达,体现“需求决定价值”的道理。
这一点,尤其 适合初学者实践。
而最近简书上某些牛人的文章中也看到了关于写作一些不同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
观点一:不用太花精力在日更上。
饱醉豚在简书上文章阅读点击量非常大。有人甚至评价他是简书上少有的非常有思想的作家。他在一篇文章中说,靠写作是不能养活自己的,即使成为某约作家,谋生才是第一要义。与其中年为生活而遭人白眼,不如多花时间在谋生上,而在更文上花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付出较少的代价去做回报又不是很多的事情,才会有信心坚持下去。
对此,我不敢苟同。更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如果你花很少的精力去完成,然后交付给读者。那你更文的意义又何在呢?读者凭什么花费自己也很宝贵的时间去阅读你的文章呢?就像你邀请你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而你随随便便做点菜应付别人,那你邀请别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朋友你没有真心,你又能指望朋友把你也放在心中吗?
我认为,即使目前你更文的水平还不算高,但是更文时的坦诚才是最最珍贵的。最近,得到APP中,罗振宇做了长达九个小时的对锤子手机创使人罗永浩宇做专访,约有15万人订阅。 我在倾听的过程中,也感受到采访者非常坦诚,被访者也非常坦诚。这种旁观的感觉非常好,花多长的时间都觉得很有收获。当然,《长谈》这个节目不仅仅可以从这个维度去理解。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日更文《亲爱的,请看我的眼睛》《假如苏轼活在今天》《奔跑吧,向死而生》(好像只有这三篇)被推荐至首页,就是因为我心中有一种感情,觉得写出来也许很好玩,所以下笔很快完成,非常顺畅。而有一篇《你有病,我有药,治顽疾拖延症!》,我查资料、思考、到成形,花了整整六个小时,最后还是感觉自己很不满意,像是资料的堆砌。
所以,为完成任务而写的日更毫无意义。
观点二:日更这件事本来就不必要。
简书上有一位叫陈缃眠的作者,他的文章我很喜欢。阅读和见解有深度,有时一针见血。他或者深入分析日更的意义,或者用自己的写作经历来说明道理,使我很信服。
他的主要观点是,写作是一件个人体悟后的分享,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深入的思考。而一个人每天完成千字以上的文章,真的有同等或更多的阅读和思考来支撑吗?有些人前期阅读了很多的书,没有进行分享,那他在写作的时候有一种特别想表达和分享的急切,也许可以做到日更。而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些,日更的意义就是为了日更而日更。他说这么多人日更这个现象本身就是荒谬的。
同时,写出来的作品是需要放一放再看的。会从中发现写作时思考和表达的疏漏,这对写作的提升才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的日更很多时候都是在匆匆写就后仓促投稿的,少了些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这让我想起了法国勒庞的《乌合之众》。众人的行为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只是一种心理的需要。最近阅读李笑来老师《通向财富的自由》专栏中的文章,说要实现个人的成长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特立独行。我的理解是,要在众人的观点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要为他人所左右,包括大家都去做的事情。
这方面也不要太走极端,任何事情都唱反调是不成熟不理性的表现。
比如99%的人在罗永浩打算做手机这件事情上都不看好,而罗永浩依然决定要做,经过五年,这件事竟真做成了,并在向更好的方面进行。
很多人都认为当今社会是碎片化的社会,碎片化阅读已经是一种不变的趋势,而罗振宇偏偏要花费巨资请专家团队,租北京某块最好的会客大厅,做一个九个小时的专访《长谈》,而且只需你花一角钱就能订阅。这背后一定有大多数人看不到的理由。
所以,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是要活在未来,用未来的眼光来判断。
因为我们如果要打算把这件事做很久,如果这件事情本身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更有耐心,更有想象力,更多的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透呢?
所以日更与否,关键在于你是想透了。不日更也一定不要成为自己懈怠的理由。
停下来,有时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