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宋导师与我们促膝交谈,耐心倾听9位学员的教育教学疑惑,并逐一结合案例,为我们讲解方法,给予我们鼓舞。字字珠玑润心田,句句鞭策促成长。学员们收获暖暖的心灵鸡汤,感动不已。
一、克服胆怯,勇于实践
在公众场合,本人说话会紧张,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或发言。脑子中虽有想法,但仅限于关键词,没有形成流畅的语句,更没有逻辑可言。支支吾吾是常事,说到一半,脑袋“卡机”,更是家常便饭。怎么突破呢?原来,别无他法。越害怕的事,越要去挑战。因此,脸皮要厚一点,胆子要大一点,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多在公众场合讲话。心灵鼓舞,加上真枪实践,必能战胜胆怯。
二、记录随笔,形成文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光匆匆,杂务繁忙,好的灵感,常常一闪而过。如不记录下来,智慧的火苗便熄灭得无影无踪,等真要资料时,又得从零做起,实在耗时。因此,教师要形成写随笔的习惯,哪怕今天写50字,明天写100字。坚持下来,看似零零碎碎的思考点,也能成为论文的原始材料。万丈高楼平地起,贵在坚持,重在积累。
三、归纳板块,发现亮点
平时的教学,可按年段、主题等,形成常规的教学板块。有了模版,“裸备”便不会偏,且短时间内,也能备出像模像样的常规课。在常规课的基础上,教师要大胆创新,尝试新教法,让学生不定时地接受“新刺激”。教师课堂教学有新玩意儿,学生有新鲜感,饥饿感,教师便能牢牢抓住学生的专注力,何愁课堂纪律?
经过师傅的点拨,本人心里踏实了,脚步轻盈了。确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宋导师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导师,更是人生导师。感恩遇见。
(西湖学校 李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