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旅行我不禁想到一句话: “我们遇见过穿越沙漠的人, 在冰上漂泊或在
丛林里穿越的人, 然而在他们的灵魂里, 我们无法找寻到他们所见到的痕迹”。
这是阿兰·德波顿所写的《旅行的艺术》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旅行是以场完美的旅程, 教我们如何好奇、 思考和观察, 让我们重新对生命
充满热情。 旅行是什么, 作者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 但旅行之后, 相信每位旅行
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 既是思辩的, 也是感性的, 既酣畅淋漓, 又难
以言说。
有时虽然长长的地名和绕口的名字我也许记不全, 但更重要的是我欣赏到了
旅行中真正的意义。
我深信他们在旅行前是很开心的, 因为美好的期吩天天在吸引着他们, 在旅
行中更开心, 因为眼见为证的美景陶醉着他们, 而回来甜蜜的回亿, 也会使他们
时时发出微笑。
旅行, 是很多人列为“爱好”的一项活动, 也是对人的精神世界极其重要的
活动。 自古以来, 就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名言, 说明旅行和学知识一样重
要, 甚至更重要。 李白等诗人也是在不断游历中写出了传世名篇。 余秋雨也是在
文化苦旅中悟出了更深的哲理, 英国风景画家透纳十几岁便开始四处游历, 通过
对不同景色的描绘奠定了他风景画第一人的地位。
由此可见, 旅行对于人们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
那么, 除去旅行, “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然而
是所有喜爱旅行的人, 都能真正理解旅行的艺术吗? 有些人仅仅是向往着在那些
明信片上画着著名景点前留下几张照片, 回家后再拿给别人, 证明自己的足迹曾
经到达过多么遥远多么著名多么伟大的地方。 但正如书中提到的, 旅行真正带给
我们的感动, 是在“追求的过程中”的, 这也正是那些从沙漠、 丛林中穿行的人的
灵魂中, 找不到他们旅程的原因。 他们所经历的不是旅行, 而只是走过一段路。
旅行是真实的行走, 爱好则是比喻意义上的旅行。 任何一种有价值的爱好,
也可以等同于一种特别的旅行。 总的来说, 旅行和爱好能够改变人的生活, 至少
能改变一个人的视野。 对于多数被困住在日复一日的流水生活中的人们, 旅行是
一个可以暂时脱离、 休息的盼头, 爱好是带来精神安宁的手段。 爱好旅行的人是
这样选择的: 行走, 观看, 体验, 并且享受路上的快乐。 不同的生活和风景在此
处和别处共存, 这种观看和投入也就是乐趣。 越是年轻, 旅行和爱好对人格的影
响就会越大。
我曾听过画家凡•高在普罗旺斯的故事, 提起普罗旺斯,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
会想到那里的薰衣草田, 真正去过那里的人, 也会有不少只是在一片紫色海洋里
留了 几张影便心满意足了 。 但凡•高在普罗旺斯时却最爱那里的柏树, 柏树哪里
都有, 别的画家也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 但凡•高却发现了它们的独特气质: “这
种绿是在一片充满阳光的风景上泼洒上的黑色, 像是最有趣, 也最难弹奏正确的
黑色音符。 ”但是, 如果非要让每一个造访巴黎的旅客, 都忽略埃菲尔铁塔而去
欣赏脚下的旋转木马, 似乎是很困难的。 所以, 世上不会有第二个凡•高。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我们不必在乎生活的波浪会将我们带到什么地方, 我们
只需要好好享受旅程中的每一处风景。 也许当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时, 会有到达
心仪已久的目的时一样的欣喜, 但最重要的是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 我们所学到
的技能, 获得的知识, 悟出的道理, 还有得到的帮助。
自由随意的行走, 是最纯粹的。 最好的旅行者总会有最年轻的心, 这种年轻
的心态, 也是能打动我们的原因。
当我们不再追问飞机究竟还有几小时降落, 而是安静欣赏舷窗外宁静的白云
时, 我们便真正领悟了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