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校带着我们走进了孔子世家中的孔子自述。在这之前,我也读过,甚至已经会背了,但是,我当时背诵是没有带着理解去背的,而今天,我却是带着很深刻的理解去读懂它的。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是孔子在他的一生中对自己的自我评价。
其中,他这里面所提到的词,难道都是我们现在普通理解的意思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吾就是我,十有五就是十五岁,也就是当我十五岁的时候。那么难点就来了,什么叫做“至于学”呢?难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的意思吗?我觉得应该不是,以前的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求官而学习,是外在(外在就是外界强加于自己的)的。另一种是学习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像孔子一样,是内在(内在就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的,而现在的学习,只是自己的家长想要让我们考上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我们自己也不是特别的愿意,所以,只是外在的,并不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
三十而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的三十很显然就是三十岁,那么三十岁干什么呢?这里面的“立”仅仅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立起来”的意思吗?现在我们所说的“立起来”的意思就是大人们口中所说的“翅膀硬了”,自己独立了,不需要家长们的帮助就可以自力更生了。而孔子说的“立”表示的是精神方面的立,当时孔子所在的时期是个礼崩乐坏的地方,到处充满了战争,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人们流离失所,所以他要进行仁心外推,但是,仅凭他一己之力,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大家把礼乐制度行动起来实行起来,孔子的梦想也就实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也会成为现实了。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中的“惑”指的是当我们在解一道数学题中的“惑”吗?这里面的“惑”指的不是科学数学知识之惑,而是道德生命学问之惑。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学圆惑为边。其实并不是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少,而是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会越多。
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里面的“天命”指的是什么呢?与“命令”有何不同?这里面的命令是外在的,是别人强加于你的,并不是你自愿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哪吒说过的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他这里面的意思应该和孔子写的“天命”差不多,都是命运的意思,是上天已经安排好的。
六十而耳顺。很显然六十就是六十岁的意思,但是,这句话中的“耳顺”是什么意思?和“耳旁风”有什么不同呢?耳旁风的意思就是别人说一句话,你就根本没听,这句话就像风吹过一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记在脑海中。耳顺的意思是:大家都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孔子虽然听了,却也不执行,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耳顺”的意思。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中的“不逾矩”是什么意思呢?和我们平常说的“自由”有何不同?首先,从心所欲是什么?从心所欲,就是心里在想什么,就去干什么事情的意思。那么“从心所欲,自由”是什么意思?就是心里想什么就是去干什么,会超过一个范围。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心里在想什么就去干什么,但是不会超过一个范围,有把握的去行事。
所以,孔子就是这样总结自己的,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