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刚刚过世大半年,仍然时时感觉老人家的存在,仍然时时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仍然时时在夜里抹着泪水从睡梦中哭醒。母爱如海,大抵就是如此。
01
以考取大学为界限,之前因为母亲爱唠叨、因为自己叛逆期,和母亲的感情并不好,内心情感并非如此但至少在形式上是这样,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反感乃至痛恨。
随着自己年龄渐长、人生体验更多,对母亲为我们全家为我们几个孩子的成长成才操碎了心、作完了难、吃尽了苦、伤透了身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到母亲的不易和不凡,由偏见或者偏执的目光看待母亲,变为以仰视和尊崇的眼神对待母亲以及母亲多年的操劳和付出。不管是每次上大学寒暑假回家、当年在大连母亲两次过去看小孩,还是自己工作以后每一次逢年过节去看她,和母亲说话唠嗑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当面听她吁吁叨叨几次三番叙述过去家族中的陈谷子烂芝麻等过往旧事,还是远在外地逢年过节三天两头打电话问候,或者父亲去世前最后一个春节以视频的方式进行通话,方式更趋多样。但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促膝长谈,让人难以释怀和无法忘却,成为我和母亲之间母子亲情相连的永恒记忆。
02
在我们兄弟姐妹中,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让父母操心最多、付出最多、挂念最多的一个孩子。小时候自己很调皮,也算是出了名的捣蛋,经常跟母亲对着干,经常会出现我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的场景,地点有时甚至从村子中间拓展到村子周边;尤其是上初中以后,几乎天天都是母亲唠叨个没完,我则因为恼羞成怒顶撞不已,恶性循环,以至于每次都影响到学校学习的心情,也因此对母亲的反感不断堆积沉淀。再就是只有我上大学比较远、时间长、费用高,对于已很拮据的我们家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有一次父亲甚至为了给我筹措学费,操心上火差点晕过去。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自己也因此在懂事后总是愧疚不已,因为自己过去对母亲的一切误解、因为自己给家庭带来的一切重负。
03
记不清楚是哪一年,春节回河南老家探亲。有一次只有我和母亲,她老人家依然不停地忙着手中的针线活,我依然陪着说着没有主题的闲话,不知什么由头提到我的小时候,我笑着说“妈,我那个时候太调皮,没把你气死”,母亲慈爱地看了我一眼,笑笑说“调皮捣蛋的都很聪明”。
尽管母亲只念过四年私塾和简短的民校,但在那一瞬间我竟然对母亲说话艺术的高明生出一种莫名的崇拜,更多地是感到母爱的伟大和崇高,对孩子过去的种种不是没有愤愤不平,没有横加指责,没有耿耿于怀,也没有旧事重提、细细掰扯、滔滔说教,而是选择包容、选择遗忘,选择一种非常平淡的语气、一种不着痕迹的方式化解孩子心中的愧疚和不安。
这,实际是一种平凡的豁达,更是一种无声的深爱。唯有亲身经历才有真切体验,唯有朴素大爱才能简化无形。
母爱如海,大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