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简友小雪子的点菜。
那么今天,就让你们的“地狱厨魔”来说说锅包肉吧。
第一次吃到醇正的锅包肉是在松江大学城四期学生公寓门口东北烤冷面旁边拐角处那家卖东北水饺的人家。
但说实话,水饺一般,锅包肉倒是一绝~
还记得上学那会儿,每到周五,都忍不住要点上一份锅包肉,以保持本魔的身材足够肥胖而不至于走样~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好好介绍下锅包肉吧。
锅包肉
锅包肉(英文名:Fried Pork in Scoop),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
为适应外宾口味,锅包肉从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变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
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锅包肉的历史
清朝,旗人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音)门下。
1907年,郑兴文到哈尔滨滨江道衙门,当上官厨,给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
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当时为沙皇时代)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吃饭都要点这道菜。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演变成为“锅包肉”。
西安事变以前,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很多道台府里的菜,都属于禁菜、私菜。日本侵占黑龙江以后,一些民间工艺、美食菜谱逐渐外流,锅包肉也开始在哈尔滨以及外部流传。
辽宁人对锅包肉进行了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减少了锅包肉原有的香酥金黄。
(另一说法为鲁菜,因不可考证,这里不做累赘了。)
2014年,哈尔滨百年菜肴“锅包肉”以“郑大厨”、“杜道台”和“瓦西里”3种Q版形象,在它“诞生”的餐馆亮相,这道地方名菜首次拥有了自己的推广形象。
三种Q版形象分别以“锅包肉”创始人郑兴文、道台府首任道台杜学瀛以及俄罗斯人形象为创作雏形,以卡通形式展现,活泼有趣。为锅包肉设计了Q版推广形象,旨在让这道名菜展现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重现当年锅包肉产生的时代背景。
2018年9月10日,该菜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8首届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上榜上有名。
锅包肉的做法
食材
猪里脊肉500克,精盐、姜、葱、米醋、料酒、油、香菜、味精、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猪里脊肉改刀成7厘米长、5厘米宽、0.2厘米厚的大片。切得肉千万别厚了,否则炸出来的肉会很硬,嚼不动。
2.将切好的里脊肉放到大点的碗里,用精盐、料酒拌匀码味,用水淀粉调成稠糊。
3.用白糖、醋、味精、淀粉勾芡成汁。
4.将姜和葱切成丝,姜丝大概5克左右,葱丝20克左右,香菜大概10克左右。
5.把油烧至8分熟,然后将码好味的肉片与稠糊拌匀,一定要拌匀,炸出来的肉才香脆,再一片片展开,逐一下入锅中,炸至见金黄色时,捞出,敲掉水淀粉碎渣,再将全部的里脊肉放入烧好油的锅里,炸至外酥里嫩时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油。
6.把姜丝、葱丝放入锅内炒香,然后将炸好里脊肉放入锅内,把勾芡好的汁倒入锅内,翻拌起锅后装盘,如果功夫可以,最好把肉和汁颠勺,然后撒上香菜即可。
评价:锅包肉外酥里嫩,肉质肥厚,口味酸甜,咬一口让人必生难忘
注:放学别走,10块钱一小份的锅包肉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