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孟子说诗与荀子传诗
1、战国时期,传习诗三百篇的不限于儒家,墨家、法家、道家、杂家著作中都有涉及。但儒家最为重视。
2、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赵岐《孟子题解》: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 据统计,《孟子》七篇征引《诗》句三十三处。
孟子说诗,重在求其义,“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3、荀子“明道、征圣、宗经”文学观
荀子是儒学大师、传经大师,诗、礼、易、春秋多是经他的手传下来的。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始于诵经,终于读礼。……《诗》者,中声之所止也……《诗》《书》之博也……”
“《诗》言诗其志也。”
五、汉学《诗经》研究
1、《诗经》“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
2、汉代传经注重师法,古文学派《诗经》,只有毛诗一家。今文学派,有鲁、齐、韩三家。鲁诗最早,毛诗较晚。
3、汉武帝时,鲁、齐、韩三家今文学派受到尊崇,均立博士。毛诗载西汉受压抑。
4、东汉后期,今文经学走向腐败,古文学派崛起,大师众多。王充、班固、贾逵、郑众、马融、许慎、郑玄等,都是古文学派大师。郑玄作《毛诗传笺》,实现今古文融合。
5、汉代诗经研究,是经学研究。学者主要是解释和论述。与政治斗争、今古文斗争纠缠不清。
6、鲁诗,以最初流传于鲁国得名。最早大师是申培,有《鲁故(诗训故)》《鲁说》(弟子)西汉时鲁诗盛行,西晋时失传。
7、齐诗,流传于齐得名。齐人辕固所传,景帝时辕固立为博士。西汉后期盛行。其翼奉一派提出“四始五际”“六情”说,以阴阳五行谶纬说诗。此派衰亡最早。
8、韩诗由燕人韩婴传授得名,主要传在燕、赵之地。韩婴在文帝时立为博士,著有《内传》《外传》,《韩故》《韩说》,均失传;今本《韩诗外传》是后人伪托。
9、三家说诗,大同小异。授受不能祥,异同亦无可靠。
10、毛传和诗序
毛诗由毛亨、毛苌所传,即大毛公、小毛公。西汉时期在民间流传。东汉后期立为官学,取代三家诗,今本诗经均是毛诗。
毛诗均有序;“独标兴体”;《毛诗序》争议较大。
毛诗序又有大小序的问题。现代学者认为,大序是一篇重要的文艺理论文献;小序多是穿凿,价值不大。
11、《毛诗传笺》,郑玄(公元127——200年)笺注毛亨《诗故训传》。是诗经研究史第一个里程碑。贡献:对《毛传》充实提高;吸取综合三家诗说;以史证诗,作《诗谱》,完善三百篇时代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