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也可以说,它就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而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美学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1、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娱);2、艺术的各个领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园林等)及其专门理论(文论、诗论、词论、画论、书论、乐论、戏曲理论、小说理论、建筑园林理论等);3、哲学(即关于宇宙、人、文化、历史的总体性论述)。以上内容在中国古代都有丰富的文字、实物、考古资料。这些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因子。然而,中国文化对美学领域有一种由文化的性质决定的独特的理论把握方式,与西方美学的正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存在于四类著作中,一是一般美学理论体系著作,如黑格尔《美学》、桑塔耶那《美感》、丹塔《艺术哲学》;二是论某一个或几个主要概念的著作,如柏克《论崇高与美》、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三是对两个或多个艺术部门进行比较的著作,如莱辛《拉奥孔》;四是仅为某一艺术门类的著作,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国的理论也存在于四种类型中:1几个审美领域同时论述的著作,刘熙载《艺概》(把文学各类和书法并在一书中讲)、李渔《闲情偶寄》(把戏曲、建筑和各种生活审美放在一起讲);2部门艺术专著,如荀子《乐论》、孙过庭《书谱》、石涛《画语录》;3以诗品画品这特殊形式表达的理论,其中又有两类,其一是如谢赫《古画品录》,形式松散但论题集中,是ZHUAN门的“品”;其二是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形式和论题松散,是闲时的“话”。4以诗论诗,如杜甫《戏为六绝句》和司空图《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