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娃说英语这件事,我处在一个有些盲目焦虑的状态。索性拿出《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美其名曰学习,实则想减轻自己的焦虑。
P15 / 英语学习新机遇——习得时代来临
【家长要知道的“二语习得“主要观点】
3. 要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i是自己的现有水平,+1就是在这基础上只加一个1,只加一点点的新知,以达到“可理解”(comprehensible)。
4. 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大量”指二语习得需要大量的接触和运用,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一定时期内集中的时间投入。
“有意义”和“有兴趣”,说的是二语学习者必须要对习得的材料感兴趣,能听得懂,看得懂,知道说的是什么,愿意再听或读下去。
R:这让我想到了娃喜欢的Peppa pig。这真的是一部老少通吃的动画片。起初我只是类似完成任务一样的跟娃一起看,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Peppa一家。对娃而言,除了动画片特有的画面色彩丰富、配乐优美外,基于生活场景的简单的英文对白让娃收获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并且感到亲切与熟悉,从而抓住了娃娃的心。
P24 / 用二语习得来审视英语学不好的原因
【一、课堂不是有效的习得环境】
5. 习得,主要靠家庭
家长在家要致力于为孩子营造习得环境,提供习得所需的资源。
我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较好的做法是培训班要送,在家也要有所作为。
在培训班,完成“学得”的任务;在家,完成“习得”的任务。……孩子越小,习得的比例应该越大,家庭越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R:课内学得+课外习得,现阶段要着重保障习得部分的时间和强度。也就是在家中,家长要结合孩子“学得”的内容,和孩子把英语用在平日的生活中。
P27-29 / 用二语习得来审视英语学不好的原因
【二、课外班也要尽量实现习得】
4. 衡量外教的几个指标
1)是否明确交代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完成了这个目标。这是衡量一个老师的首要指标。
2)目标固然很重要,但随机的“发散”和发挥也很重要。如果太围绕语言点教学,就同中教差不多了。……相对大的语言输入量,是外教的优势,要发挥出来。
3)在高级别阶段,听说读写是否均衡。……如果是学龄前或是低级别,应以听说为主。
4)老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5)是否有独特的教学手段。
6)语音是否正确。
5. 选老师,也要选同学
最好是和孩子水平差不多的,有益于互相促进。据我观察,在一个稍微有些竞争性的环境中,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表现欲都比较高涨。
6. 把孩子交给外教的前提条件:1000听力词汇量
R:
4. 衡量外教的几个指标——家长的筛选和把关无疑会助力学得的效率。
5-6. 读完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熊的幼儿园,他上国际班是否合适?毕竟蒙氏园,孩子3-5岁混龄班,加上班上直接有美国籍小朋友,孩子之间的英文水平确实有明显的高低差别,有可能会影响他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和热情。另外,熊没有听力词汇量作支撑,或者严格地讲是我不清楚他的听力词汇量在什么水平,跟外教之间的互动有可能存在障碍。但是回想熊上这半年幼儿园,现在在家里往外蹦英文的情况,我认为跟他一起升班的小朋友英语程度差不多,不构成一方讲话另一方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大家还基本都是在咿咿呀呀心领神会的程度。国际班所谓外教跟班不是说一直在上课而是创造浸没式环境,这对于听力词汇量来说应该不是同一回事。
P30 / 用二语习得来审视英语学不好的原因
【四、强调背诵是不了解拼音文字的学法】
R:这一部分说记忆是孩提时代以及儿童所不擅长的。这不禁让我质疑:那对于近年流行的从一年级娃娃开始抓背诵国学,甚至已经逐渐替代语文学习教材这种成规模、被认可和推广的行为,是适合孩子发展规律、适合中文学习吗?如果不是,那这种做法为什么如此风靡,几乎成了好小学的语文教学标配?
拿到妈妈群里小讨论了一下,在群里高知妈妈们的发言中,我觉得是自己的畏难情绪+对自己语文功底没有自信造成了我的疑惑。决定最近从引入音律音频开始。
P33-34 / 用二语习得来审视英语学不好的原因
【五、读无不能充当教材。
六、英语启蒙用绘本还是用分级读物?】
R:这部分内容更新/纠正我的不太正确的理念/理解。还有就是对于音频的使用,熊几乎完全拒绝音频类包括点读笔,这个得想想办法。
说的很有诱惑力,我觉得也在理。想想自己当初看英文原版书,确实如此尴尬...
2017,跟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