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那天下午下班时分,儿科医生夏秋心里美滋滋的,已经和老公约好去妈妈家过节,自从年后上班幼儿园不开学,儿子一直在妈妈家,今天终于可以看看儿子,陪伴妈妈过节。
路过急诊室时,一阵噪杂声传过来!
“医生,医生呢?”
“救救我家孩子!”
“快快!”
“孩子吞了玻璃珠!”
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冲在前面,身后跟着一个人,中年妇女,还有两个上点岁数的老年男女,一个个急切的眼神都写在脸上。
医生的本能让夏秋放下手提包,急忙走上前接过孩子,大声喊:“血氧机,快,血氧机!”
此时,孩子的血氧浓度很低,脸色通红,眼睛无力地睁着。
情况危急,夏秋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实施海姆立克方法,一番折腾、大汗淋漓,终于“啊”的一声孩子嘴里吐出了一个蓝色玻璃球,紧接着孩子“哼哼唧唧”哭出声,脸色也慢慢缓和下来。
“谢谢医生”
“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
“大恩大德感谢不尽”
“……”
对这种场面夏秋早就习以为常:“应该的,应该的。”说完,愣愣神,让自己的双腿舒服一点。
让夏秋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刚上班,科室主任就把夏秋叫到办公室,语气委婉:“你被投诉了。”
“什么原因?”夏秋反问。
“就是你昨天救治的那个小孩的家属,说是小孩后续检查出膈肌有点拉伤,是你操作不当引起的。”尽管主任语气平缓,夏秋 还是吃惊!
“这是海姆立克急救时难免受到的伤害,受伤和生命相比哪个重要?受伤静养一段时间慢慢就会恢复的,生命不能从来。”夏秋好像是说给主任,又好像自言自语。
“这个道理我懂,要不为啥抢救之前让家属签字?你违规就是没有签单直接操作!”这个道理夏秋同样明白。
“如果当时办完手续说不定孩子都窒息,大脑缺氧抢救过来可能也会留下后遗症。”夏秋 眼神迷茫。
“现在家属让你道歉,公开道歉。”主任也很无奈。
还是中医科的学哥吴志良帮夏秋解围了!
那个孩子的爷爷和奶奶一直是吴志良的病号,用中药调理的方式治好了孩子奶奶的胃病,也给孩子爷爷调理肝火旺盛。
吴志良把利害关系分析一边,那一家人才选择了原谅。
尽管事情已经平息,夏秋心中依然过不去这个坎:生命和规则相比,规则大于生命?
这个故事的背后让我想到了以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我们连队关医生的儿子和人发生冲突,腹部中刀,伤了内脏,得知消息,他第一时间和医院的熟人联系,并且网签了手术同意书,并用语音作证。
关医生夫妇赶到医院时,儿子的手术已经做了一半。抢救及时,才没有留下遗憾。
不是所有人都像关医生那样手里有资源!
中蒙边境贸易时发生连环车祸,我们邻居也在其中,和邻居赶到医院时伤病员就摆在大厅,谁的家属先到,谁先被推到手术室。
有一家家属来的晚,据说移动时造成二次损伤,髋骨骨折留下后遗症 ,后来又到省城医院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