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是觉得老教师上课随遇而安,淡定。随着年龄,我发现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
比如昨天的日记,小王在日记里写自己的动作很慢,她喜欢做事慢吞吞,她和小管倒垃圾的时候也是慢吞吞的有说有笑。
放到十年前,不,放到五年前,我肯定会大发雷霆,噼里啪啦地要把她批评一顿,为啥成绩提不上去,不就是因为缺乏时间观念,不紧迫,浪费时间造成的。
但是现在看到这样的文章,通过她的文字,我能感受到她和小管去倒垃圾时的轻松、惬意。学校的生活,不只有学习,还有人际交往,还要用眼睛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美。
或许十几年后,她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是文字可以帮她回忆出曾经有一个早晨,和小伙伴有说有笑去倒垃圾的经历。
我带班的策略是把劳动当作奖励机制,所以学生都是喜欢劳动,争着去劳动的,特别是倒垃圾,抢着去倒,每次安排值日生,学生那小手啊,都是举的高高的,吵着闹着要去,可惜值日的名额就是那么几个,抢到了,就心花怒放,没抢倒,就失魂落魄,唉声叹气。
倒垃圾的过程是难得的休闲的时光,别人卖力读书的时候,他们可以正大光明的提着垃圾桶,慢慢吞吞,感受风的抚摸,倾听鸟的呼唤,仰头看天,低头看路,一路慢吞吞,慢吞吞,倒垃圾的那个过程也是他们学校生涯中的一段悠闲自在的逍遥时光。
他们本身就是这么慢的人,我何必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人呢,他们不情不愿,我也累死累活,到最后两败俱伤。要知道慢有慢的好,快有快的乐趣。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