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麦子黄了,布谷鸟叫了,全网都在喊河南人回家收麦子,不禁思绪万千。
看着慢慢变黄的麦子,想起少时与麦子为伍的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收麦子、捡麦子的时光。
那些细碎的时光,穿透记忆,慢慢回到我的脑海中。
摘取未熟的麦子,放火上烧烧,然后揉掉外面的麦芒和皮子,放在嘴里嚼着吃,麦子的粘性还可以当成泡泡吹,别提多带劲儿了。
说起吃烧麦子,就想起我的牙。放学路上掐麦子,准备回家吃,手指甲太短,怎么也掐不动。于是我用牙齿咬,结果麦秆没有断,门牙却被带掉了一根,顿时就流血了。幸亏那牙是乳牙,不然我因为吃麦子变成豁牙子才真叫尴尬。
最近的大风,把麦子撂倒了不少,亩产估计要减,家里人急了,三天两头去地里看,回来还感慨,麦子倒了,这风刮的不是时候,这不还有十来天就要割麦子了,又整个干热风倒伏。
说起割麦麦子啊,我身上就开始痒痒,好像麦芒的针在我身上乱扎一样。
古人对麦子描写倒是丰富多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农事生活的赞美。
比如下面的这些关于麦子的经典诗词描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这句诗描绘了春风拂过的田野上,麦子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十里,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明代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这句诗通过描绘梅子从青到黄的过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菜肥麦熟也展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和丰收的喜悦。
“小麦青青大麦黄,护田沙径绕羊肠。”——宋代方岳《农谣》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麦田的景象,小麦青青,大麦金黄,田间小路蜿蜒曲折,宛如羊肠小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南风起时,麦田被吹得一片金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生动地展现了麦收的景象。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代杜甫《为农》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叶与麦子的形象,荷叶初浮水面,麦穗轻轻扬花,展现了初夏时节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这些诗词中的麦子描写,不仅展现了麦田的美丽景象,也反映了农事生活的繁忙与喜悦。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韵律。
都说“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中国的粮仓,河南人的确快回来割麦子了。
不过呢,天气顺畅的话,现在都是大型收割机,一般三两天就收完了。以前专门有个麦假,老师回家收麦子,我们回家帮忙干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很多娃子都盼望着放假回家玩耍,而我们那个时候是多么不期望放麦假,不希望回家顶着烈日去地里干活,捡麦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