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习竹笛的学生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现在成了“三分钟热度”。
刚开始学乐器时,比谁都喜欢。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现在早已没有了那股劲头。
我说,正常,人不可能一直保持“鸡血”状态。我们只要避免热情不被“耗尽”即可。
之后我给学生家长分享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每次别练多,别练太累,细水长流,保持缓慢的进步就可以了。
学生之所以没有了当初练琴的热情,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预期,与实际的练习反馈不符。
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自己之前一节课就可以练会的内容,现在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将一首作品掌握。
都知道“慢工出细活”,可真正能等得起的,却没有多少。
所以,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练习计划,降低预期。每次的练习内容做好“精简”,既要保证练起来较为轻松,又要具备“上升”的条件,形成“刻意练习”。
比如一首大型作品,我们可以分成若干个乐段进行练习。
如果今天练到的乐段,整体上没有什么难度,用到技巧也不多,那么则可以多练一些内容,将该乐段之后的乐段,也“涉猎”一些。
如果今天练的乐段,难度不小,则需要把该乐段继续“拆分”,变成一个个的乐句。那么今天的练习计划,只需完成其中的1到2个乐句即可。
练习内容的分配,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之,一切都要以“较轻松地进步”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