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从我意识到妈妈可能死去到她死后,我的内心主要有这么几种体验:没有明显的悲伤和难受,但是,有强烈的不舍、极度的思念和一些遗憾。我对妈妈的不舍是从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逐渐从”认为妈妈不会死去”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开始的,对妈妈的思念从妈妈去世后开始变得更为强烈,而我所有的遗憾是从思考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被引发的。
今天,我要泼墨把因妈妈的死亡带给我的内心感受一点一点地写出来,通过下一步的学习,看看我自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是否彻底,暂时没能解决的问题是否能通过梳理自行解决,对还不能解决的理清思路,以便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进行处理。
和婆婆的去世一样,妈妈的去世并没有带给我太过明显的悲伤和难过。我对双方的父母,一直本着“活着要好好尽孝”的原则,这一点,我沒有遗憾。我从实习期开始就从物质和精神上全方位地回报父母。我实习的时候,每个月单位只发给我120元的基本生活费,我除了留40元钱做生活费,40元钱购生活用品外,剩余的40元全部交给家里。一年后,我正式上班了,我记得当时,家里还欠着2万多块钱的债务,妈妈她们日常吃油也还成问题。我于是慢慢地帮家里还帐,让家里的日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还经常帮妈妈买新衣服,在城里帮她们安排好房子,一有空,就和老公开着车子带着他们到处旅游。我们的小家庭从来不让妈妈操心,我们带给她的永远是开心快乐还有因荣耀带来的满足。妈妈生病以后,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尽百分的努力,态度上从不放弃。在那些床前尽孝的日子,我从不厌烦,也不焦虑,我就陪着妈妈带着妈妈一步一步放松心情平和心态实实在在地往前走。在这一点上,妈妈是感谢我的,她总是听我的话,用心地配合着我。我也总是对兄弟姐妹说,我珍惜并会抓住妈妈生命中的每一点希望,直到无能为力为止,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会不带忧伤平静地放手让妈妈走,我做到了。而且,妈妈生前十分喜欢热闹、爱好,我就和兄弟姐妹商量,满足妈妈身后的一切要求。我们跟她买了散发着柏树香味的上等棺木,请人为她订做了满意到笑的寿衣,我们把她送回老家,埋在了她奋斗过的梦牵魂绕的地方。真的,妈妈走后,我没有悲伤,我想这一方面是我没有愧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自已编造的“死亡并不可怕,她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和其他的人一起玩”的谎言对我起了作用。
妈妈出殡的那天,大班上在场子绑棺木,按照农村风俗,姑娘这个时候是要哭的,两个姐姐已经哭得稀里哗啦了,可是那一刻我站在那里连一滴眼泪也沒有,我只好搀着我的姐,站在那里尴尬极了。我想起妈妈活着的时候,曾对我讲过一个真人真事,故事的主角是我们后湾刘老头的女儿。刘老头不小心掉到堰塘里淹死了,尸体被打捞上来以后,他的两个姑娘站在旁边一个也没哭,村里人都骂她们是两个苕货。我在听到这个故事时就担心地对妈妈说,我也不会放声大哭,怎么办?将来肯定也是别人嘴中的一个苕货,妈妈那时还在笑我。我这个人,怎么说呢?那种按农村风俗说来就来的哭泣我真的做不到,我只会真情流露默默地一个人流泪。幸好大家都比较包容我,无论是亲人还是村里的人,他们眼中“我是外面搞工作的”这一身份让我很好地摆脱了被骂为苕货的命运。当然,只有我自已内心知道,我是坦然地接受了妈妈离去的事实,这是主要原因。
我对妈妈面临死亡的第二种感受是深深的不舍。在妈妈被确诊为肺癌之前,我曾经幼稚到从来没有想过妈妈有朝一日会离开我,及至她确诊之后,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在心底里不能接受,直到后来,妈妈的情况是越来越糟糕,我已经越来越感觉到死亡的临近才头脑清醒。
我为什么会那么不舍妈妈呢?我想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妈妈真的是太好了。我小的时候,妈妈从来没有打过我,长大后总是牵挂我,我调到武汉后,每到周末,妈妈总是会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去呀?什么时候到呀?一旦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妈妈立马就会忙忙碌碌,准备好吃的等我。我回来时,她有时候会去接我,有时候她要着手准备我吃的食物而不去接我,但是我走的时候,她是一定会送我。逄年过节,妈妈更是总会亲问我,有妈就有家,那是多么准确的概括!这辈子,有妈和没妈,差别真的很大,没有了妈妈,我有时候真的会感到人生就像一个没根的浮萍在人世间飘啊游。
我对妈妈死亡的第三个感受是强烈的思念。这一点我有一些不能解释的原因。妈妈走后的这一段时间,我总是会特别地思念她,往往只需是一个小小的触点,瞬间就会让我泪流满面。我记得我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4月8日,因为疫情,我直到那一天才正式返岗,返岗第一天,我在办公室里清理抽屉,突然翻出了一个薄薄的记录本,我只看了一眼,眼泪便倏然而下,因为那上面记录着妈妈住院时的用药情况和每天的病情变化。我记得我当时心里像被针快速地扎了一下,短暂,刺疼,但非常清晰。第二次是在4月15日,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有一个小酒店,我突然想起了妈妈在武汉治病时,我曾经带她到那里去吃过饭,那一瞬,我又是瞬间泪流满面。第三次是5月10日母亲节,我唱着《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在卧室里稀哩哔啦哭了一个多小时。三次流泪,时间仅只有短短地一个月。而且每一次那种思念之情都来势凶猛,但很快又会过去无痕,但是,我只是会快速地抑制不住的流泪,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悲痛,也不会长时间陷入其中(它往往只持续十几分钟),并且也完全不会影响到我的学习和工作。我的内心感受,它就像是突然下了一场暴风雨,几分钟后天又放晴了,不残留一点乌云,我常常对这种情况解释不清楚。
我有时在想,我是不是有未被觉知的分离焦虑?我回忆我的小时候,小时候,虽然我兄弟姐妹比较多,但是妈妈把我们每个人都看的很宝贵。我小的时候,总是特别地不能离开妈妈,所以妈妈也很少将我送到哪个亲人家去待过。在我的记忆中,我记得唯一的只有一次,那是我大概十岁的时候,妈妈把我送到山里的幺爷家住了两天,我想妈妈,天天在他的山墙当头望着家的方向哭得昏天黑地,过了两天,妈妈就又把我接了回去,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离开过妈妈。可是等我十一、二岁考上离家三十多里地的重点中学时,我又完全没有想妈的毛病。很多人都说读初一时有想妈妈躲在被子里哭的经历,但是我没有。可是,每到两个星期一次的放假,我想妈的念头又会一下子被激活。我背着重重的书包,步行30多里,一回到家,就不顾饥饿劳累,第一时间满世界地找妈妈,直到把她找到为止。我的妈妈往往在那一天也会特别惦记我,她一听到别人喊,“xx,你的大学生回来了”,就抗起锄头往家里跑。我去接妈妈,我陪着她往回走,在她的身前身后叽哇呱啦地叫,母女俩欢欢喜喜回家。我这种突发的思念流泪是分离的焦虑所导致的吗?好像不是。我又看到有位简友老师的文章,说“所有的情绪,都是身体所承载”,我于是细细地体味,我这一部分情绪是由身体的哪个部分在承载?但我找不到答案,因为我的心里没有悲伤,也没有身体的哪一部分不舒服,我就是突然想起来,突然眼泪就蜂涌而至,等我收住了眼泪,一切都又恢复了正常,我瞬间又变回了那个开心快乐的人。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我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非常想到妈妈的坟头上去看一看,那种思念非常迫切,回家的路上我会非常兴奋,等到了妈妈的坟头,所有的思念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一颗心非常安静平稳,没有想哭的冲动,就好像妈妈还活着。
我对妈妈逝去的第四感受,是这两天才有的,就是觉得我的內心其实还是有一些缺憾。这第一个就是妈妈已经不在了,可是我还有好多的事情没有弄明白,我以前没想到,现在想到了,我却永远也无法从妈妈那里得到答案。前面己经讲过,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她的爱非常地博大,她的品德非常地高尚。但是妈妈没有读过书,她也不算有非常好的家庭教育,因为外公在她15岁时就去世了,我在想,妈妈的那些博爱和好品质是从哪里来的呢?她能做工作让外婆把家里唯一的一床新床单给了在师范读书的舅妈,在那饿死人的年代,她能把白米粥让给舅妈吃而她自已却吃荊条叶和野菜粥,她对丈夫尊重,她对儿女们个个疼爱有加,她独自一人拼命地劳作却舍不得让儿女们辍学......我真的非常遗憾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去追寻这个原因。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但道理相同,就像现在的新冠病毒,引起世界瞩目,却没人知道它的源头。妈妈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可是我却不知道她思想的根源在哪里,如果我追寻到了她思想的根源,我相信我在光大她的优良品质方面会做到有更好的办法和思路,可惜,这一切都随着妈妈的去世成了我终生的遗憾和精神世界的巨大损失。不过,幸好我的攵亲还在,但他已经80多岁了,我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发生在妈妈身上的这个缺憾最大限度地补救回来。
我由妈妈的死亡带来的第二个缺憾是,我关注并给予了妈妈很多当时当地的幸福,但我却很少认真倾听和消解妈妈以前心中的委屈。妈妈17岁时拧着她全部的嫁妆一个包袱嫁到了父亲家。那时候爷爷家的条件应该要好些,爷爷有没有因为妈妈娘家的贫寒而歧视她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爷爷一直不待见妈妈,也不待见我们。妈妈活着的时候,有时候向我诉说委屈,我总是劝她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要妈妈放大度点把过去那段痛苦的历史放下,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认真地倾听妈妈的委屈,没有给予她必要的理解和同情,没有告诉她该如何放下的办法。她年轻时是多么艰难呀,可是我没有好好地去疏导她,帮助她把心中的委屈真正地放下,我也没有因为妈妈的诉说而对爷爷有半点不好,我把她所有的委屈都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她。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非常客观公正的人,今天,我带着忏悔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用我自已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妈妈所讲的那部分内容,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的委屈是真实而令人同情的:在我幼年的记忆中,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日子中,我怎么也找不到爷爷的身影。我的太爷,用那时的话说,可以说腰缠万贯,但他是个开明的地主,对佃户很好,后来更是散尽了家财。我爷爷小时候,作为家里的长孙,是有两个保姆左右侍候着。后来,我爷爷娶了奶奶,奶奶是地主家的闺女,他们俩的结合,是典型的一个地主家的破落户(那时候爷爷家巳经非常贫困了,我们的成分也划为贫农)与一个地主家没人敢娶的闺女的结合。爷爷本来年轻时享惯了荣华富贵,加上后来奶奶死的早(死时40岁),爸爸不让他参加大集体体力活,爷爷就顺势一歪,从此,大半辈子没再做过什么农田的重体力活,赶着个小毛驴硬是优哉悠哉混了一辈子,这在我们那里是极为罕见的。我小的时候,大概5、6岁,家里为了挣工分,养了三头牛,两大一小,爸妈让我晚一年读书在家放了一年牛,因为年龄太小,我在山上见到狐狸吃鸡剩下的鸡毛就吓得要死,一个人不敢把牛赶远,总是把它们牵到学校旁边的一个山洼里,守着两边山头,让它们在那个山洼里放来放去。那时候,刮风下雨的天气,我会望着爸爸妈妈哭,可是他们该教书的要教书,该种地的要种地,也都没有办法,可是,我的爷爷呢?我真的非常吃惊,那么多年,爷爷竟然没有出现在我的童年生活中。后来,我又记起一件事,那是1981年,我们家里盖新房子,位置摆正后,发现幺爹家的厕所正在我前院的大门口,父母就跟幺爹商量,说替他把厕所迁到我房子侧边的自留地里,幺爹还没开口,爷爷就跳起来了,硬是不干,吵了几天,还差点跟我妈妈打了起来。后来,我就外出上学了,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后来,我和哥哥他们都参加了工作。偶尔回家,我爸爸妈妈对子女是万分疼爱,总是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们。爷爷这时候己经老了,每次只要我们一回去,他就柱着拐杖,从我们家门口走过,嘴里痛苦地哼唧着。妈妈说,“他是装的,他昨天还打着赤膊跟你幺爹在田里砍田坎”,我们就笑着说妈妈,那您也装一个,妈妈就也笑。吃饭的时候,我们要么把爷爷叫过来吃,要么呢,跟他送过去,妈妈基本上也不反对。爸爸妈妈对爷爷真的还是挺不错的,爷爷最后活到了94岁,幺爹全家人长年在外打工,全靠爸爸妈妈一直坚持在身边照顾,直到养老送终。我今天记录这些事,说实在,也只是想客观真实地记录那些历史,无谓褒贬,也不为申冤讨伐,我只是觉得妈妈嫁到爸爸家,年轻时受了很多的委屈,这些委屈我以前总是把它们当成是一件小事,现在想想,那都是妈妈生活中的大事,我不能以一个见过世面人的眼光来看待妈妈的生命故事,就像我们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生命故事,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现在真的感到有点深深地后悔,后悔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尽到一个女儿的安慰责任。
后记,今天(5月17日),我在一个简友的文章中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很好,先拿来安慰自已,然后,我会不带心理压力、不带遗憾地再去补救涉及妈妈的那件缺憾事一一海蓝博士说:其实,不管过去发生什么,在那一刻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个时候你的资源、你的能力、你的理解、你的智慧、你的知识、你的情绪状态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