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永杜邺传(四)
汉成帝性格宽厚,喜欢文辞,长久没有继嗣,经常微服出行,身边宠幸的都是一些小臣,赵、李二妃就是从微贱百姓中出身受到专宠的,这些都是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舅舅们成天担忧的。因为他们是汉成帝的至亲,所以难以说出口,所以才指使谷永等人借助上天变异进行恳切劝谏,主要是劝说汉成帝采纳后改过。
谷永知道在皇宫中外都有内应,所以讲起来无所顾忌,每次在朝廷奏报都以礼仪应答。直到这次答对,彻底激怒了汉成帝,卫将军王商秘密指令谷永赶紧离开。汉成帝命令侍御史收捕谷永,却敕令只要过了离长安六十里的交道厩就不要再追赶了。
御史没有追上谷永返回,汉成帝的怒气也平息了,暗自后悔。第二年,汉成帝征召谷永担任太中大夫,接着升任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延元年,谷永担任北地郡太守。这时的灾异现象尤其多,谷永应当赴任,汉成帝派卫尉淳于长听取谷永想说的话。谷永对策说:
臣谷永有幸得以愚朽的才能充任太中大夫,作为陛下拾遗之臣,跟随在大臣的后面,进不能尽纳忠言辅佐宣扬陛下圣德,退不能披坚执锐讨伐不义建立功勋,只因蒙受陛下厚恩,才得以升任北地太守。臣就是绝命陨首,身体化为腐草,也不足以报答陛下万分之一的恩德。陛下圣德宽仁,没有遗忘微臣,像周文王一样广泛视听,向下询问拾草砍柴的愚民,诏令派使卫尉受听臣谷永想说的话语。臣听说过侍奉君主的大义,有进言职责的要全力效忠,有官位职守的人谨修自己的职责。臣谷永有幸得以免于进言受罚的罪责,拥有居官守职的责任,应当全力履行职责,教养安排百姓,不应当再谈论得失言辞。忠臣对待主上,志在奉献自己的忠心,所以才身处偏远而不背叛君主,即使赴死而不忘记国家。当年史鱼去世后,认为自己的余忠还没有报效,就遗命把灵柩放置在后堂中,用尸体表达忠诚;汲黯身在朝外却思念朝中之事,发愤舒忧,留下遗言给李息。经传中说:“虽尔身在外,乃心无不在王室。”臣谷永有幸得以担任给事中,出入皇宫三年,虽然现身在边陲,手持干戈守卫边疆,但对朝廷的思慕之心仍然留在宫中,所以才逾越郡吏的职责,陈述汉朝多年的隐忧。
臣听说过天生百姓,不能相互治理,所以才确立帝王统筹管理,占有控制海内的并不认为是天子,列土封疆的不认为是诸侯,都认为只是百姓。帝王流传三统历法,排列三正次序,抛弃残暴无道,拓展深厚大德,不贪偏私一姓,明确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非是一人的天下。帝王要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宽厚,仁慈制怒,恩泽惠及芦苇一样卑贱的路人,向百姓收取税赋不超过日常法度,宫室车服不逾越制度规定,行事节俭财才充足,黎民百姓和睦,这样就能使卦气和顺,五种自然现象按次序运转,百姓长寿,草木生长茂盛,符瑞一起降临,上天显示昭彰保佑。如果帝王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穷奢极欲,荒淫沉湎,惟妇人所说是从,诛杀驱逐贤良志士,离弃骨肉,使用小人执掌朝政,严刑重赋,百姓愁怨,就会卦气悖乱,出现灾祸征兆,上天就会震怒,屡降灾异,日月接近相食,五星运行失掉轨迹,山崩川溃,水泉涌出,妖孽四出,彗星闪光,饥馑接连不断,百姓短命夭折,万物受伤。如果最终仍不醒悟悔改,恶行变本加厉,上天就不再进行谴责告诫,而会改换天命有德之人。《诗经》中说:“因为殷纣作恶多端,所以上天回头西顾,最后授予周文王田宅土地。”
舍弃恶人夺取无能君主的位置,把天命转移给圣贤,这是天地之间的日常规则,历代帝王都是一样。所以才会功德有大小,时间有长短,时代有先后,天道有盛衰。陛下继承汉朝八代功业,正处阳数末季,进入三七开端,遭受《无妄》卦运,正值百六灾厄。三种灾难不同类,相杂一处会合到来。建始元年以来二十年间,众多灾祸和大的异象交错蜂起,比《春秋》所记载的还多。八代以来的著述记载,长久没有消除,更严重的是今年正月己亥朔日发生日食,这时正值三朝始会,四月丁酉日四方众多星体在白天陨落到地面,七月辛未彗星横扫天空。乘着这三种灾难会合,积聚了众多的灾祸异象,随之而来是饥馑,接着是贫困。彗星是上天最大的异象,它是土精所生,星体陨落出现在饥荒变乱之后,兵乱兴起和衰败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就是修德积善,恐怕也不能补救。应验在皇宫之内就是,深宫后庭将有骄臣悍妾因醉酒狂妄背理突发混乱,北宫园林街巷中臣妾之家的幽闲之处会有征舒、崔杼那样的叛乱;应验在外就是诸侯边地会有樊并、苏令、陈胜、项梁振臂而起的祸患。内乱和祸患发生在旦夕之间,外乱则要终日警戒,发兵之时是以火星角气强烈作为信号。安危的分界是宗庙的最大忧患!臣谷永因此破胆寒心,预言了以后多年。下面有祸乱的端倪,然后灾变就出现在上面,怎能不万分慎重呢!
祸患起于细微之处,邪恶产生于疏忽之间。希望陛下修正君臣大义,不要再和那些小人轻慢饮酒,对于中黄门后庭中一向行事骄慢不恭谨醉酒失掉臣子之礼的人员,要全部赶出皇宫一个不留。陛下要勤于修正三纲威严,整饬后宫内政,抑制远离那些骄奢妒忌的祸害,推崇柔顺委婉的行径,施加恩惠于失志之人,怀柔怨恨之心。操持至尊位置自重,秉持帝王威仪,朝觐之臣法车先出然后圣驾再出,陈兵清道然后行动,不要再单独一人轻易外出,也不要前往臣妾家人中饮酒作乐。如果这三方面全部消除,就能把内乱的源头堵塞了。
诸侯之所以敢于起兵叛乱,萌生于百姓饥馑官吏不能体恤,兴起在百姓困管乏赋敛沉重,发自于下面怨恨背离但君主并不知情。《周易》中说:“屯积膏脂,小贞吉,大贞凶。”书传中说:“荒年不减少聚敛叫做泰,易发生水灾,会有灭亡的危险。”《妖辞》中说:“门关松动门簧丢失,预示君主暴虐无道,大臣行为有失,预示乱臣要谋朝篡位。”帝王遭遇到衰落末世,发生饥馑灾难,不减少国家赋敛却天天想着自己享受,所以主凶;百姓贫困无法提供需要,因为愁悲怨恨,所以发生洪水;城关是守卫国家稳固,稳固马上就要失掉,所以门簧丢失。去年二十一个郡国受到洪水危害成灾,禾苗颗粒无收,今天桑蚕小麦又都受到损害。百川沸腾,江河决溢,大水泛滥殃及五十多个郡国。连年庄稼歉收,很多百姓家中没有隔夜的存粮。百姓失业流散,官吏把守关口不让通过。大的灾异充分表明,水灾是如此巨大,黎民百姓是这样的穷困潦倒,正是应当减少官府费用自我救助之时,但有关部门却反而奏请增加税赋,真是行事荒谬违背经义,不顺和民心,这是播布怨恨积累祸患的做法啊。城门门簧丢失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古代米谷不丰收,君主会减少膳食,灾祸来到要减少服饰,灾年不修缮房屋,这是圣明帝王的制度。所以《诗经》中说:“百姓出现灾祸,就是扶持救助他们。”《论语》中说:“百姓财力不足,有谁能让君主富足呢?”臣希望陛下不要再批准增加税赋的奏报,大大削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掌畜、廪牺的用度,停止尚方、织室、京师郡国工服官征发运输制造费用,以协助大司农搞好财政平衡。要广为布施恩惠,救济补助困乏之人,打开关门津梁,接纳流散百姓,任凭他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来救济他们的危急。立春之时,要派遣使者巡视民间风俗,宣扬散布圣明恩德,慰问抚恤孤儿寡妇,询问百姓疾苦,慰劳勉励地方上的两千石官吏,敕令奖励农耕植桑,不要夺占农业生产时间,来慰劳安抚百姓之心,防备堵塞大奸邪产生的空隙。如果这样去做,诸侯的叛乱,差不多就能够平息了。
臣听说上主要与其一起为善,不能与其一起为恶;下主则只能与其为恶,而不能与其为善。陛下具备天然良好品性,通达聪慧,完全具备上主的资质。只要能稍稍听听愚臣的话,感悟三种灾难,深刻忧惧大的异象,定下心思推行善政,抛弃忘掉邪恶的心志,不要再犯以前的过失,振作精神致力治政,用最大的诚意感动上天,那么天上积久的异象就被遏止,地下的灾祸叛乱也就降伏了,还有什么可忧虑担心的呢?我私下里担心陛下为公的志向还不专一,私人喜好仍然存在,依然爱恋众小人,不肯去做啊!
奏对呈上后,汉成帝很为谷永的话所感动。
谷永对于经书,涉猎广泛并能通达,和杜钦、杜邺等人大体相同,但不能像刘向父子和扬雄一样能融会贯通。他对于天官、《京氏易经》最为精通,所以善于讲述灾异,前后共上奏四十多件事情,略微有所重复,多数专门讲的是汉成帝自身和后宫中的事情。因为谷永属于王氏党羽,汉成帝也心知肚明,所以对其并不亲近信任。
谷永的为官之处都很称职,他在北地担任太守一年多时间。卫将军王商去世,曲阳侯王根担任骠骑将军,推荐了谷永,汉成帝征召入京担任大司农。一年多后谷永生病,三月个病假满之后,有关部门奏请将其免职。这都以前的惯例,公卿生病后要先赏赐休假,但惟独谷永马上就被免职。几个月后,谷永在家中去世。他本来名叫谷并,因为尉氏樊并造反,所以改名为谷永。
黄其军
作于2022年2月14日(古历壬寅年一月十四)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