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朋友和我说,他一个高中同学特别厉害,已经赚了好几百万了,计划今年还要再赚5百万。然后他就感慨他是朋友圈混得最差的一个。
我和他说其实财富这个东西是不断再分配的,十年前可能是房地产,最近十年是互联网,未来十年又是什么呢?
我们焦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希望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或者不敢寻求帮助,很多人都希望一夜暴富或者几日速成。一夜暴富很多时候也是几日败光,速成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我们每天想着一夜暴富或者速成,往往会误入歧途或者放弃值得长期去做的事情。
有些人有心事啥都不说,喜欢放在心里或者借酒消愁愁更愁。
老板之所以能做老板是因为TA能分解问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研发、有设计、有推广、有策划、有营销等等各个职能部门,各个突破,实现目标。
那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成功的定义就是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哥哥是不成功的,虽然他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甚至牺牲自我的很多利益,他的很多员工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他却啥都没有,完全不像互联网的老板,没有豪宅没有豪车更没有女朋友,根本就没有人前显贵。
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老总应该是韩国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那样的吧,西装笔挺走路带风,后面跟着两排小弟,还有和女主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要不然就是《温暖的弦》里面的占南弦那样的,办公室搞得和宫殿一样,豪宅比城堡更大,一边对女主念念不忘又时不时和美艳的女明星搞绯闻;时间管理能力堪比阿里一把手。
难道成功只能靠物质和金钱显现吗?不是的,他被评为政府双百计划中的“领军型创业人才”,是优秀的企业家。政府不仅给予资金的奖励,还给予他的孩子拥有择校的机会,厦门所有的学校可以任意选,我觉得这就是对特殊贡献企业家的特别奖励。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是做企业的不是做生意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尽相同,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我们并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就像西风说的的人生三段论: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拥有什么,我能放弃什么。
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
今日工作八个小时,明日工作十个小时,得一夕安寝。第二天依然要面对鸡零狗碎,这是生活的常态。
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打你左脸,右脸也送给它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多豪放多潇洒。
一些朋友问我是怎么结婚的,其实我真的就是顺便结了个婚。结婚前一天的7点半我还在厦门刚结束注会考试,回到家搞七搞八已经是凌晨2点了。然后4点起床出门,没有任何化妆还顶着两个熊猫眼。也没有佩戴任何金子,接待顾客的时候我穿了一双老公的拖鞋。
我的伯母都看不下去了,叫我婆婆给我买双鞋子。
我当时一点都不感觉我会寒碜,直到不久之后看到好几个穿金戴银的的新娘,我就问我老妈,为啥我结婚啥金子都没有,我老妈回我一句,钱不都给你买房了吗?
放眼望去,在我毕业第三年在厦门买房的同学几乎没有,并不是她们没有钱,而是不想给自己加杠杆或者就是还在读研。风光并不是给别人看的,底气才是。
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说:“买房、结婚这种人生大事确实能让你更幸福,但这种幸福感的强烈程度持续不了多久。”
让我们想一下自己的现实生活,你赚了一大笔钱,买了新房子、新车,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找到如意伴侣,那种强烈的幸福感其实并不会持续太久。
买房这种大事其实高兴劲也就那么1-2个月的时间,现在呢,谁家没有房子,即使大城市没有,小城市也有,就算小城市没有,县城也能买。
我的那些同学虽然当时没有买房,但是这几年财富分配明显发生了变化,我也有决策失误的时候,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我反而成了最苦逼的那个;但是又怎么样呢,这只是暂时的。
当我的脑子里刻下了长期的概念,我在乎的并不是短暂的成功,而是长久地方差极小地活着。我从12岁开始集邮,相信50年或者80年之后它真的会很值钱,十年BBD,十年阅读,七年定投,身边的好朋友至少认识五年以上,十年二十年的同学情,三十年的亲情。无不是在漫长时间的无涯中沉淀的。
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相比,我们和自己过去相比就好啦。
幸福从来不是靠那些物质维持的,人会想自杀是因为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了。
人的幸福靠的往往是强关系。
在我的朋友圈都能找到记录,美好的并不是为了炫耀求点赞,不好的也不是为了博同情求安慰。只是日常记录只是自我发声而已,回首过往时记忆不会空白,让一切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