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查尔斯·汉迪

知识社会的来临将对个人与组织乃至社会的运作带来巨大的变化与新兴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一个“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都会经历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的过程,然而往好处看,人类的组织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延续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

创新的第一步是要能够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只是多数人太习惯于自己的“舒适区”,形成了惯性的思维而不自觉,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必然会依循“生命周期”的循环,由盛而衰,所差的只是时间的长短。

“第二曲线”的重要性,它是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根据新的时代与外部环境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当第一条曲线还处在上升阶段,第二曲线就应该启动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稍微松懈便留在舒适区中,甚至停留在模仿他人已经过时的“第一曲线”中而不自知。

通过关注趋势和趋势的变化,从当前着手,创造未来。

某些固有的做法已经延续了几百年,想要改变现状的话,除非出现一场灾难,这无可厚非,但意味着进步将是缓慢的,通常情况下只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系列无计划的反应,而不是对某一愿景有计划的追求。

如果运转着,就不要管它”这一原则掌控了,那些“现状不会持续太久了或者改变会变得更好”的劝告经常被充耳不闻。

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而非越来越轻松。不平等的现象在增长,财富既没有像过去那样向下流动,也没有像理论中预想的那样向上流动,因为人们陷入了债务之中,将大部分钱都花在了房子上,只将剩下的极少部分用在了刺激经济的消费上。

为了保持不变,一切都将改变。

这些年轻人已经生活在了一个被信息统治的世界里,这些信息来自他们的指尖、一次按键的连接,甚至仅仅是他们的声音。这些技术发展得更快、更好、更易于使用,但同时带来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测的。

第二曲线要传递的思想就是,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将其称为“范式转移”。

真正的问题是,当第一曲线仍在继续时,改变就必须开始。这就意味着掌控着第一曲线的人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未来,或者更常见的是让其他人来领导新的曲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会问自己,一切都运转良好,为什么要改变呢?当危机逼近时,改变更容易被接受,但此时资源和时间的枯竭会使得改变更难以实施。

今天的亲密关系和婚姻有时更像利益共同体,而非责任共同体,因此当共同利益消失的时候,这段关系也就随之消亡。当不安全感越来越普遍,每个人都必须营造自己的安全港。生活将更加不易。

真理是从朋友间的争论中产生的。

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除非让它大幅扭转

如今苹果公司的产品似乎形成了一套天衣无缝的体系,但这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意料中的。第二曲线还能否在苹果公司延续下去?时间将会证明,因为第二曲线思维来之不易,它不仅需要理性分析,还需要想象力、直觉以及天分。然后在付诸行动的时候还需要踏足未知领域的勇气,因为你周边的一切都告诉你,其实你并不需要那样做。

退休、被裁员或离婚也许是某些人开始第二曲线的触发因素

任何把我们拉离舒适区的事情都在提示我们,习以为常的过去可能无法保证我们美好的未来。在我看来,高级管理者的休假或者临时借调到不同的国家,应该更频繁一些。就像

当你置身其外时,你才能把自己的国家看得更清楚。

衰落的五个阶段是:成功之后骄傲自大,达到巅峰时无节制地好大喜功,紧接着否认存在风险,然后徒劳地病急乱投医,最后甘于沉沦或者一命呜呼。

如果Facebook能自己筹集到190亿美元去收购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谷歌能用自己的财富将所有的人工智能专家一网打尽,

我们的缺点就是太谦虚,太过于相信掌权者最了解社会状况这一点。

DIY社会 技术

DIY(do-it-yourself)经济

不断飙升的房价让许多人选择了做租客而非业主。当拥有已经变得太昂贵、太繁重、太困难,租赁是不是一种新曲线的开始?租赁经济是不是第二曲线的组成部分?想想看,租赁带来了灵活性,当你几乎可以租赁任何事物,在用完之后就放开时,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绑定在固定资产上呢?无论是否喜欢,我们都正在步入DIY经济。

2011年,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雷(Thomas Frey)尝试着列出了当时不存在但会在未来出现的工作,包括垃圾数据管理师(负责整理我们的数据库)、城市农学家、头像设计师、隐私管理员、纳米医生和器官经纪人(在全球寻找可移植器官)。

新的未来既令人兴奋,又令人畏惧。令人畏惧是因为信息对所有人都公开,这使得权力重新分配,互联网取代了层级,使政治超越了政客,把打工仔变成了自由个体。令人兴奋是因为它打开了更多连接,削弱了边界,鼓励探索精神和主动性。当信息的获取是受限制的时候,它曾是组织中权力的来源,只为获许的人所用,但当所有的信息都可能是公开的,秘密不复存在的时候,权力和权威也将消亡,这将破坏组织的结构。当所有的秘密都不再安全时,各种关系也将如此。

当秘密被公开的时候,结果通常并不像每个人期待的那样有爆炸性,公开透明并不总是像看上去那么有风险。

匿名是恶棍的保护罩,也是冒险者的武器。现在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喜欢的人,与我们向往的人通信,探索我们想去的地方。

随着人们适应新技术、新领域和新的工作类型,生产率会暂时下降一段时间,这个现象也就是由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首先发现的“索洛效应”(Solow effect)。

在新技术可以提供帮助却还没有完全取代原有技术的领域,大部分工作还将留给现有的劳动者

处理关系的能力、管理技能以及技术能力仍将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是为大脑和手指工作的,而不是为肌肉

信息空间”可能替我们做许多选择和决策,甚至不需要我们说,也不需要我们的知识,这将使得计算机成为我们的主宰而不是奴隶

在跟踪研究了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后,他确信:延迟满足对于获得成功的人生、更好地履行社会功能,以及感知更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米歇尔教授的观点正确,那么这个即时交流的世界正在危及我们年轻人的未来。

有人认为,任何试图控制犯罪者的尝试都将是徒劳的,他们总会领先一步,所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多加小心。

或许我们很快也会有像“热点”一样的“酷点”(cool spot),任何电子设备在那儿都无法工作。

获取权力或影响力,赚取金钱或帮助照顾他人,这些事情是机器所不能做的。

当人们寻求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充满冲突和令人激动的组织或工作场所出现。工作场所看起来可能会不一样,其组织和安排方式也会不一样,但总会存在某种形式的组织

就像卡尔·马克思曾预言的那样,宗教不再是当今人们的“鸦片”,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机。曾经人们从手中的念珠上获得安慰,而如今一些人如果不盯着自己手里的小屏幕似乎就会坐立不安,他们刷各种微博,几乎自然而然地点击“回复全部”,却几乎很少点击“删除”。新的担忧是如今人们因为这种新的流动办公室而交流过度了,几乎没有留出沉思和反省的空间。

对于小型初创企业来说,一个经验法则是:不要增加雇员,在需要的时候临时请人。

工作,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积极,尤其是保持参与感和趣味性,是衰老和各种疾病的最佳解药。至于工作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慈善并不重要,工作是为了社会,为了个人的快乐,在许多情况下是为了照顾心爱的人。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自我雇用正在变成一种重要的用以补充养老金不足的手段。

自我雇用和微型企业的新增长称为“橡果经济

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一样,未来的工作场所将越来越多地由我们决定。工作是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第二曲线已经开始了,它将引领我们通向新的不确定性。

市场是非常有用的,它是平衡供给和需求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没有市场,我们只能依靠官僚来做宏观调控的工作。而事实证明,政府官僚并不一定能把这事儿做好。市场也鼓励竞争,从而促进了创新。事实上,如果没有市场,社会将很难运作和进步。

如果你足够有钱或者地位足够高,可以买到任何你想要的人的时间或者他的赞同,你将如何辨别他这些感受的真伪呢?一旦人们开始计算做任何事情的成本和收益,那将和机器人无异。事实上,机器人在计算这方面会比人类更强。

如果一切事物都能买卖,就会使贫富差异更加突出。

我们唯一的担心是一些创业女性事业上的成功,可能会打破这种和谐状态,因为金钱会带来差异,这很令人伤感,却是事实。市场是很有用,但并不是对一切都起作用,而且也不总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我推测或许是他们要确保没有人打破现状,他们对市场的掌控不会被挑战,进而不会发生价格战,因为这样会伤害所有的商户。有人或许会争辩(我经常这样做),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领域,没有人质疑投资银行收取的巨额费用,也没有人敢向那些声称自己的奖金必须跟上竞争对手的人摊牌。这关系到除了顾客之外每个人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保持现状并且跟随领头的人。

他们做了一项初步的市场调查,

推荐定价40美元,理由是只有被定位成奢侈品,这些卷轴才能卖出去。

在碰到一个困难的法律案件时,也把原来那家中等价位的律师事务所换成了一家更昂贵的律师事务所,因为我假设它会做得更好,其实最后我并不认为那家贵的做得更好,但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那似乎是最安全的方式,尽管也是最昂贵的方式。

私有化可能带来更多的效率,但效率对于成本的挑战只有在一个真实的市场中才有效。

折中的措施犯了“麦克纳马拉谬误”,这一说法是由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acNamara)在越南战争期间提出的,它的表述是这样的:第一步是测量那些可以很容易被测量的事物,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对的;第二步是无视那些不能轻易地被测量或者提取定量数值的事物,这是人为的和有误导性的;第三步是假定不能轻易被测量的东西不重要,这是盲目的;第四步是那些不能轻易被测量的东西并不存在。

按照第二曲线的思维,市场是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它也需要谨慎的监管和严格的规则;市场并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有效;相信一些折中的措施可能会产生误导;用对市场力量的绝对信念来组织我们的生活是危险的;最重要的是,生命的价值不能,也不应该用财务语言来表达,这样做是把我们变成了商品,相比于那些无法定价的方式,我们要富有得多。

GDP就是我们能有的最好的“仪表板”

更好而不是更大,我早该意识到的,因为我已经发现这些年来合作起来最有意思的大多是那些根本不想变得更大的组织,包括学校、医院、运动队、俱乐部,甚至家庭。一旦这些组织达到看起来最佳的规模,任何进一步的增加都将是毫无意义的,甚至还可能是破坏性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