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挑战第14天
最近有两个朋友托我找人帮忙,费心费力联系上吧,最终居然是以不了了之结束的。我闭门反思了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情景是类似的,希望找到接收方,沟通好联系方式、给到电话或微信后,需求方居然不联系了,还得帮忙的人主动问我是什么情况。我只有赔不是的份。托我的人都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也是受他们的好友之托,也就是我并不直接认识需求方,此其一。其二,真正的需求方是朋友朋友的娃,也就是当事人自己那掉链子了,典型的皇帝不急急太监,完全没辙。
看到朋友转发来的聊天记录,情况都一样。娃比较闷,有事也不说的。“孩子有啥事总是憋在心里,我们做家长的干着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应该就是大人直接越级替娃操心了。虽然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但这样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呀。人的一辈子很长,难道事事都能护他们周全吗?
让我想到了一本书,讲的就是关于父母和小孩的边界。我们虽为社会人,肯定在各种关系之中,但我们更是我们自己,一个独立的人。中国爹妈辛苦就在于从来没有把这个边界界定清楚,总是在操着子女的心,甚至还有子子孙孙。然而这样真的好吗?
我理解边界其实是人作为动物安全存在所必须的一道无形屏障,它有效的隔离了外界与自己的冲突,我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边界大小。对于共情力强的人,应该是边界最模糊的,他们天生就是急人之所急。别人伤心他落泪这种,并不是他们矫情,而是感同身受,他们的传感器灵敏于常人。
而爸妈之所以越界是关心则乱,生怕自己的娃受伤、吃亏、走弯路,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娃,但却是以他们自己以为最好的方式。殊不知,人与人并不相同,有多少家长真正问过娃的需求?真正让他们成为自己。
我没有专门学过心理,也还没有把娃养大成人。但我读过的书、看过的例子以及自身的种种经历和体会是,越早培养娃的边界意识,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他们越可能尽早的获得快乐的生活、享受幸福的人生。有些看起来的挫折却是上天给予的最好礼物,如果要摔跤,越早越好。等真的成年以后,犯错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要突破好多的障碍,才能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并不是所有爸妈都能想通这一点,有数据表明,出现心理问题小孩的家长多数是公务员、教师这些职业。因为他们有了既定的理想生活模式,觉得自己最有经验,越界的概率大大超过均值。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小孩更容易到了成年的年纪却依然长不大。成年的身躯包裹的是一个委屈没有长大的自己,甚至会自暴自弃、厌世,不觉得自己被爱。只有能激发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真真切切地活过,感受到被肯定、能掌控才可能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回答那位家长的疑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当你们放手的时候,他们就懂事了。
与诸位家长共勉!
以后再有人找我,我得直接和当事人聊聊再去找朋友帮忙,省得浪费人家的时间和感情,还破坏我自己的信誉。我这是不是也叫边界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