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朱光潜先生的散文集。今天开始读第一本《让这生命从容》。作为美学大家,先生除了潜心学术之外,还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不少文章都是写给年轻人的,讲到了为人处事,学习修养。这本散文集选的30篇文章,大多属于此类。
在第一辑“向阳花木易为春”里,先生谈到了如何读书,写作,谈如何做学问,谈升学和选课,人生与文学,还有人文方面应该读的几类书。
原本以为只有现在的孩子学业忙,没想到以前的学生也没有什么时间读课外书。先生说每天抽出一小会儿功夫,读上三四页,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做学问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爱看书这个习惯的养成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家长有时会强求孩子读有用之书,但所谓的必读书未必是真正有益的。好书应该令人感兴趣,刺激思考,能够学习,融会贯通后运用到生活中才有意义。
“心若盛开风自来”。先生在这一辑中谈到了年轻人交友,英雄崇拜,恋爱结婚甚至病态心理。有理想的青年人,如何消除烦恼和超脱现实。
年轻人身上有无限的激情。他们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理想。但在学业,工作,情感中总是遇到很多困惑。一方面是自我实现的希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环境的支配慢慢丧失对这个世界的期待。要消除这些烦闷有很多方法,最有效的莫过于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顺应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慢慢会提高能力。
“勤靡余劳心常闲”中谈动,谈静,谈休息,谈消遣,谈体育,还有游戏与娱乐。“生命是需要流动变化而厌恶单调板滞的。地下的泉水要流通才能兴旺,如果你把它的出口塞住,它不是停蓄淤滞,就是泛滥横流。人的生命力也是如此。”
平时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忙的,但很少人是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忙。大多数人把不得不做工作归咎于养家糊口,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是必要的需求。身边有很多朋友年中无休,整天忙不完的工作,仿佛自己停下来就对不起生命。但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高效率地工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极不容易。不过每天多花一点时间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放松。
“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活中的很多道理,隐藏在微细小的事物中。如果我们粗糙地对待周围的世界,往往会忽略了个中的奥妙。生命需要冷静,需要谦虚,要常有羞恶之心,才能提高自己的修为,更好地发挥禀赋。
以前常听大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对这个世界应该有敬畏之心。年轻时,“无知者无畏”,做过很多不应该的事。现在想想,是因为书读得太少,不懂得用虔敬之心对待生活。随着年龄增长,知道了天高地厚,开始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也学习用温柔的方式与世界相处。眼光会决定对事物的判断,所以不轻易评判,不妄下断语。相信每一种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辑“长风破浪会有时”,提到了如何立志,如何摆脱,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关系,以及在选择方向时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作为过来人,先生谈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有很多不完美。但每个人的生活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看到的希望就比较多。对自己而言,也比较容易立志并践行。在前行的路上碰到困难,未必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相反失败常常是最好的“作用力”,如果加以利用也许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所以选择那条比较难的路,可能是更早达到目标的捷径。因为每一步走踏实,我们的能力都增加了一点。而这些积累,终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大师的散文集,每一篇都耐人寻味。虽然有些文章以前也看过。再读一次又有了新的体会。好文字,常读常新,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