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水深流
近来许多综艺节目,有一种刻意将明星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倾向,明星的起居生活、夫妻间的相处细节,成了荧幕里的一道常见的“风景”。作为普罗大众,似乎需要从窥视他人的“幸福”,来寻见自己的幸福;这也许是因为处在一个忙碌时代,幸福太不容易获得。
从清早开始,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男人们神色匆忙,女人们带着厚厚的脂粉,但都掩盖不住满身的倦意。他们挤上了地铁、公交,或两眼茫然,或紧盯手机屏幕,仿佛生活在别处,游离地在另一个空间维度。
虽然朋友圈里,你常常能到见“幸福”的身影,但那是一种晒出来的“幸福”,做作、不真实,充满了表演性。在生活中,你鲜少能看到幸福的面孔。其实,这是一个人人渴望幸福,但幸福感稀缺,又急于展览、炫耀一种让别人感觉自己“幸福”的时代!
幸福感的缺失,我以为,都缘自一个“忙”字。
美学大师蒋勋说,“忙”这个汉字,是“心”加上死亡的“亡”。心灵中的荒凉来自太忙,如果太忙,心灵便会死亡。
若我们忙到无暇留意脚下的路、四时的景,无暇感受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一切看似华丽的追逐,最后都不过是为了生存,缺了一颗善于体察的心灵,便纵有千种风情,人不过是麻木以对。
对ji du tu来说,若我们只以获取资讯式地匆匆读经,而非投入、专注,将圣经作为赖以生存之物的心态读经,长远来说,读经对我们便是一个负担;若我们因着忙碌而时常忽视神所创造的天地之大美,面对大自然这本神圣的启示之书无动于衷,我们便无法从中领会造物主的爱,生命趋于干涸、凋零实属必然。何谈向神感恩、尊崇与敬畏?
有一次,在等红绿灯时,我心中感到颇为不耐烦,但突然意识到,等待红绿灯其实只有几十秒而已,我为什么觉得无比漫长呢?为何会这般着急呢?我在匆匆赶赴哪里?我是否因着这忙碌错过了什么更重要的事?
这只是一个例子。每当我发现自己陷于忙乱不定、纷扰不安;每当我对身边的美不再感到惊奇;每当沉重的叹息、挂虑袭上心头;每当我被眼前的事物蒙蔽、淹没了——我再一次学习将眼目单单地定睛于那位眷顾麻雀的全能者,从他那里,我找到生命的焦点。
蒋勋说,宋代绘画里凡是出现亭子,一定是最美的地方,人走到亭子,便会停一停,因为如果不停下来,就看不到美。所以生活美学的第一课,是懂得停一下。
停下盲目跟随潮流、追赶他人幸福的脚步,停下汲汲营营,停下向外寻索,给自己一个从容的空间,跟自己对话、观照自己的心,瞻仰God,敬拜Lord,若能如此,幸福便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