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被家暴不离婚的女性有什么共同特征?
想实施家暴的一方没有理由,感觉随时随地都可以的那种,不分场合,更不会顾及所谓的面子问题。当着外人的面也会把她骂的一文不值。
甚至在饭桌上吃着饭,你都不知道不经意的哪句话会戳到他的神经,当即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如果感觉自己伤人还不够就变本加厉拳脚相加。
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发生在我的身上,但隔壁邻居家经常上演这一幕,想想这种事我就会非常的愤怒。
整天争争吵吵,氛围真的很糟,孩子天天处于这种环境下,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重要,什么样的环境影响、造就什么性格的孩子,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导致孩子焦躁不安。相反如果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带给孩子的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试想一下,长期生长在家庭暴力环境下的孩子,整天耳濡目染这种氛围,他的性格也会变得易爆易怒,负面情绪也是会被直接传染的。有没有想过他在学校会怎样呢?长大后又会如何与同事友好相处呢?要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他会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吗?这些都是要面对的棘手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思。
而女主角的态度则是能忍则忍,不敢吭声,越吵越挨打,把自己葬送到卑微尘埃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大半辈子跟着他,亲眼目睹了他风风雨雨的艰辛,真的不容易。可就因为她自己分不清一码归一码。殊不知,一再的忍让换来的不但没有理解与尊重,反而是一再的纵容,助长了他的不正之风,甚至是蛮不讲理。
似乎在他的身上就没有“讲道理”一说。他就是整个家庭的天王老子,不管有理没理,自己的霸王主见就是理。对方若稍有怠慢,那你就瞧好儿吧,“霸王餐”吃不了,全兜着。
其实这完全是女主角自导自演的一场悲剧,如果在他第一次动手的时候就坚持原则性的强烈反抗呢。相信故事里的他也是欺软怕硬的吧。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如果就这么硬生生的对抗一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嚣张的气焰(当然我这法子是针对那些死不讲理的顽固派的)。一味地没有原则的忍让埋下了祸根,这也是大多数女性遭受家暴的通病。
这种情况在农村居多,法律意识淡薄。大男子主义作祟,总认为自己能争来钱就是爷,颐气指使。这种人如同一个无赖,遇到别人劝解的时候,他嘴上说是是是,对对对,我以后一定改,好好过日子,可没有一次说话算话的时候。甚至有个别的被打的腿疼胳膊伤的都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上级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全方面的发展。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接受的教育也越来越广泛,注重法律的意识逐渐在他们的心中扎根。希望家暴现象能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相敬如宾,合合美美满满的正能量!
齐悦社群季度班(3个月)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