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爱克哈特.托利
开篇,作者从一个故事开始。
有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
这个乞丐举起他的旧棒球帽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什么东西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他上面。”
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吗?” “没有”
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这时乞丐才试着打开箱子。
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箱子里面装满了金子。
我就是那位没有任何东西可给你,却要求你打开箱子看看的陌生人。我不是让你像这则寓言里面的乞丐一样看什么箱子,而是叫你往一个更贴近你的自身的地方看:你的内在
一、知识点
1、佛陀对开悟的定义“受苦的终结”
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2、如果思维被正确利用的话,它将是一个超强的工具;但如果利用不当,它的危害则相当大。准确的说,不是你利用了思维的方式不对----基本上你根本没有利用它,而是它在利用你。这就是一种病态,你认为你就是你的思维,你的大脑,其实这只是种幻觉,这个工具已然控制了你。
3、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这个声音是人类自己最大的敌人。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4、你从你的思维中解放出来---经常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在这里倾听它,观察它。这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感觉而不是思维。他超越了你的思维。
5、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6、你的大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被用来处理特殊任务的,当这个任务完成时,你就让他处于休止状态。因此可以说,人民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
7、开悟意味着超越思维,而不是下降到思维之下属于动物或植物的层面。
8、绝大把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
9、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或是切掉了与情绪的联系,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生理这已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
10、请关注当下,并成为思维的观察者。不是引用佛的话,而是变成佛,成为觉醒的人。这才是是“佛”这个词的含义。
11、爱、喜悦与平和是深刻的本体的状态,或是内心与本体联结时的三个方面。
二、感悟
第一次读这种心灵类的书,这章很多知识点或概念都比较震撼,是以前不知道的新知。思维这个东西很多给原来的想象是不一样的,还要继续往下看,最后回头再来看这章,看是否能消化。
三、行动
专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