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Tobias van Schneider
文章来源:Medium
翻译:Joyce Cheng
译文仅供个人学习,不用于任何形式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文章来源、翻译作者及简书链接,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首发在原文作者的私人邮件列表。
作为过去几个月中我在世界上几十个城市演讲内容的一部分,我提到了处理新的副项目时有帮助的5个原则。尤其当谈到新点子时,我经常喜欢讲一讲“无视所有人”的概念。我的主要灵感来自于休·麦克劳德所著的一本同名书。
一般来说,我不是随机创意的忠实粉丝。创意是廉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把事情做成才是最终有价值的。
但尽管如此,一个伟大的创意仍有其神奇之处。我们必须明白,创意在本质上是非常脆弱的。它们就如同娇小赤裸的婴儿,无力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某个新的创意,我们就得努力保护她。这是困难的,因为通常情况下伟大的创意都是被我们周围的人杀死的。实现一个伟大的创意本质上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如果所有人都同意你的看法,那也许这个创意倒不是那么伟大了。
同事们扼杀你的创意,因为他们不希望看到你成功,尽管他们可能不是刻意为之。好友与家人也会试着扼杀你的创意,因为他们爱你,不希望看到你失败。他们做的一切就是保护你免于冒险,以一种你未曾留意的方式慢慢地扼杀你的创意。
最后,好像每个人都反对你——而这时你需要自己决定做出选择性的忽视。休·麦克劳德将其简单表述为:
“伟大的创意改变关系中的权力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最开始伟大的创意会被反对。”
你的创意越有趣越创新,其他人能够给予你的好的建议就越少。这个创意是你的孩子,她十分脆弱,需要你的保护,直至她强大到能够抵御其他人的攻击。
有趣的是,我们尽一切可能立即扼杀伟大的创意。我们召集20个人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大家接二连三地抛出新的点子,只为了看它被当场毙命。头脑风暴是好的创意死去的地方,很遗憾。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请教“最聪明”的人,为我们的新创意收集反馈。只可惜,越是群体中较为聪明的人,他们认为你的创意行不通的理由就越多。
“初学者认为机会很多,专家却认为没有机会。”
——铃木俊隆
乔治·路易斯(广告狂人的原型)曾经说过: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你的时间要花在1%的灵感,9%的汗水,和90%的证明上。
90%用于保护你的创意,慢慢地,经过艰苦努力,通过证明你的想法把人们争取到你的阵营里来。
但做到这一切的秘诀在于最开始你要无视所有人。在开始的时候,你往往跟你的创意一样脆弱,于是你能做的只有把自己与其他人的意见隔离起来。坚持你的直觉,为了你的创意而持续工作,直至它足以强壮到独立生存。
让我们坦率地说吧。
当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想出建立搜索引擎的点子的时候,听上去还是蛮可怕的。当时已经有五个以上的其他搜索引擎存在了,而它们没有一个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1902年,《纽约时报》写道,汽车的价格将永不会便宜到在普罗大众中流行起来。他们称汽车为毫无未来的“不切实际”。是的,这种断言可是出自“最伟大的报纸”之一啊。
AirBnB似乎也是个糟糕的创意。大家已经知道沙发旅行是一些嬉皮士才会做的诡异事件,普罗大众才不会这么干呢。
一种借鉴了发短信的140字限制的在线消息服务?讲真,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所有可能性之中,推特简直是你能想到的最糟糕的创意了。
一个你能够用它摄制视频短片,但是观看一次之后短片就会永远消失的APP?这主意听上去还真脆弱诶,直到它被称为Snapchat(译者注:Snapchat是一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学生开发的“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提出向西联汇款公司出售他的电话专利权。后者礼貌地拒绝了,理由是电话“是个一文不值的毫无用处的玩具”。
最后,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两件事情:
1.实现新创意的同时无视所有人。如果你爱你的创意,实现的机会是一半一半,除你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你需要的建议。不要寻求建议了,放手去做!或是像我有时候会做的一样:如果10个人骂你傻或白痴,你就通过了验证,现在来证明他们错了。
2.当看到其他人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的心态更开放,而不是对别人不屑一顾。但话说回来,我也相信他人之否定是自己更加努力的促进因素。如何对待他人的看法真的取决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