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曾经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旧还有人深陷在贫困中不能自拔,温饱难以为继,被束缚在寻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中,不能离身。那么是什么在影响贫穷?
有人说,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怎样,首先看三观,三观正不正,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走向。而穷人给大部分人的印象,往简单处说即是自私,贪小便宜,不上进,办事抠门,小钱节约,不愿意多花钱提高自己,无长远计划;往详细处说,大概就是行为保守,不敢冒险,遇事没主见,瞻前顾后,执行力差,无理想,没追求。更有激进者直言穷人之所以为穷人就是因为有穷人思维,因为穷人思维,限制了自己的进一步成长,提升,进而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赚不了更多的钱,所以贫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不过余华在《活着》里所说的那样,“也许是苦难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只是道听途说般只记得零星几点。”
我以前是很不相信阶级论的,也不相信什么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后来看过TED演讲的《贫穷的根源》和BBC的《56UP》,读过芭芭拉·艾伦瑞克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以及随着自身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观察,慢慢地开始相信了阶级论,相信了阶级存在的局限性。因为这种阶级性,这种局限性是深深的扎根于社会环境、生存土壤、知识水平的,而收入和资产是一个很好的量化、区分指标。
对于穷人来说,社会地位很低意味着收入来源很少,收入来源很少意味着要维持正常的生存是很难的。没有稳定的生存环境哪有足够的心思去学习,去思考,去规划未来,去不断提高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获得更丰厚的收入,享受更好的人生?单是生存就耗费了他们的全部精力,更遑论来自其他阶级的敌视、剥削、掠夺,自然灾害的毁灭性打击。对现状的不安全感,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穷人过于重视当下可获得的收益,而对长远的、抽象的、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收益心怀警惕。对于现状的不安全感,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使他们期望改变,却又不知道风险有多大,怎样才能成功。节约、保守、贪婪、短视、焦虑、脆弱,让他们过于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趋利避害。活下去是他们的唯一信念,生存是他们唯一要务,家人是他们的唯一支撑,倘若这样的一种支撑也没有了,那么他们就真的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草草结束这一生。新闻里类似这种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或者杀了家人然后再自杀的杨改兰事件,屡屡呈现,恰恰说明他们深处底层的无奈与绝望。
当然,也有幸运儿,通过读书或者偶然机会,实现了财富积累,乃至阶级跨越。但是这种事件毕竟是极少数的,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维持在7%的比例,因此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重复着自己的阶层,维持着祖辈的圈子,做着同属体力活的事情,《56UP》中14个人的家庭背景与成长轨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何打破阶级的存在,一直是从古至今被讨论最多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更好的办法,从禅让制、世袭制,到举荐制,再到科举制,试求因能而任,唯才是举。一种种方式去探索,试图去打破,虽有成效,却依旧甚微。恶龙被杀死了,杀死恶龙的人成了新的恶龙。甚至伴随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继承也逐渐被垄断,似乎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禁锢着人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