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中小学时三毛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但是从来没有看过三毛的文学作品。还一度以为《三毛流浪记》写的是三毛的故事,无知好可怕。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读三毛的第一本书。书中写了好几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发人深省。
首先是三毛和荷西的爱情让人羡慕。两个人放弃西班牙本土的舒适生活前往沙漠,只为了完成三毛去看看她的“梦中情人”——撒哈拉沙漠。在艰苦环境下相互理解,扶持,外界恶劣的环境只会加深两个心灵相爱的人的感情。文中荷西吃苦耐劳,在简陋,风沙肆虐,温差极大的沙漠环境中早出晚归上班工作。做家具,房屋装修,《素人渔夫》中下海捕鱼,宁愿夜以继日加班工作赚钱,也不愿花费三毛从父亲那里带来的钱。荷西至少在三毛的笔下无可挑剔,对比现在的我们,太羞愧了。在《荒山之夜》中两个人惊险的遭遇,看的心惊胆战,幸好最后两个人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家。一个人是疯不起来的,感谢荷西如此懂她,时刻陪伴着她,才能让三毛写出如此感人,刺激的故事和我们分享。
另外就是三毛对沙漠的爱——“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我相信若不是三毛发自肺腑如此的爱沙漠,没有人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去那里受苦。寂寞,枯燥,简陋,,艰苦,漫天风沙,淡水稀缺,物价又高,但是三毛和荷西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适应了沙漠的生活,建立的自己的朋友生活圈。《白手起家》中能看到三毛如何把一个破旧简陋的家装饰成了全沙漠最美丽的家。当你的内心有境界,不随波逐流,你会主动去改变外界环境来适应你,而不是改变自己去融入,这就是执行力和影响力所在。三毛荷西两人经常外出荒郊野外感受着沙漠的壮阔与美丽,《收魂记》中两人捧着相机深入沙漠,如梦如幻犹如鬼魅似的海市蜃楼,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酮体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焦裂的大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千万年前枯干了河床,黑色的山峦,深蓝到冻住了的长空,满布乱石的荒野......。描写的景象使我意乱情迷,如痴如醉,仿佛闭上眼睛,我已置身其中。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人性,这个是最让我反思的。当我们一方面被三毛描写的雄壮苍凉的撒哈拉沙漠迷住的时候,我们感叹着大自然的慷慨杰作。另外一方面,人性的丑陋又深深的击打拷问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难受痛心。《哑奴》中撒哈拉威财主家庭富裕,对奴隶非人待遇。三毛同情奴隶,好心赠予了一些食物,但是哑奴却省着带回家给自己的老婆孩子吃。自己啃着好似石头似的喂给羊吃的干面包。哑奴受了一点恩惠,在拮据的生活环境中还不忘报答,然后三毛周围的邻居每天沾着她们家的便宜却似理所当然。哑奴虽然生活艰苦,但至少能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源泉,再苦也是温暖的。可惜,最后连这个并不奢侈的愿望也无法满足,哑奴被奴隶主交易离开了自己的家,家没了,不知道心还会不会暖。压轴故事《哭泣的骆驼》,使全书故事达到了高潮,景色再美丽,如果周围的人心恶毒,你也没有心情来欣赏。打开临街的木板窗,窗外的沙漠,竟像冰天雪地里无人世界般的寒冷孤寂,突然看见这没有预期的凄凉景致,我吃了一惊,痴痴地凝望着这渺渺茫茫的无情天地,忘了身在何处。这就是被人心伤害后眼里的沙漠风景。美丽大方的沙伊达,在这个文明落后的地方,她的性格注定了她的凋零。一开始被毒舌的邻居各种嚼舌根。后来被恶人阿吉比骚扰,最后被他陷害羞辱惨死。巴西里和沙伊达凄美的爱情,两个只能互相配上的郎才女貌终究没有迎来幸福生活,一个为了理想而牺牲,一个为了爱情而牺牲。奥菲鲁阿对沙伊达的敬爱让人尊敬,最后冲进浪荡子中结束了沙伊达的受辱,同时也去天堂继续守护沙伊达。
愿撒哈拉沙漠的雄厚壮美能净化人心,不辜负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礼物。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一只子非鱼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题记 轻轻合上《撒哈拉...